|
香味增強劑(風味增強劑)
香味增強劑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能改善食品感官性質,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并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進食欲,是食品加工不可少的重要配料,對提高食品質量,促進食品品種的開發起重要作用。食品香味增強劑包括酸味劑、甜味劑、鮮味劑、咸味劑、辛香劑等。
1992年,世界各國用于食品的酸味劑共有20多種,總產量在50萬噸左右,美國總耗量11萬噸左右,主要有7個品種:檸檬酸、富馬酸、已二酸、磷酸、乳酸、酒石酸、馬來酸。日本有14個品種,年需要量約3萬噸。中國允許使用的酸味劑15種,需要量約5萬噸左右,其中以檸檬酸為最多,其次為食用醋酸和乳酸,用于食品的富馬酸、蘋果酸、已二酸是近年來開發的新品種,偏酒石酸和琥珀酸尚待開發。
1992年,世界甜味劑的產量超過1億萬噸,美國消耗營養型甜味劑410萬噸,主要是果葡萄糖漿和山梨糖醇,非營養性甜味劑0.3萬噸。日本蔗糖年需要量280萬噸,果葡萄糖漿100多萬噸,APM60噸,甜菊甙200噸。
甜味劑的發展趨勢是生產和使用低熱量高甜度的合成或天然甜味劑品種,其中以APM為代表品種。新開發的還有蔗糖氯代衍生物,索嗎啶 ,甘草甜素。
中國允許使用的甜味劑有11種:糖精鈉、甜密素、異麥芽酮糖、天門冬酰苯丙氨甲酯(甜味素APM)、麥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甙、甘草、甘草酸一鉀及三甸鉀,乙酰磺胺酸鉀。
鮮味劑以味精(谷氨酸一鈉)為主,是世界上除食鹽之外,耗用量最多的調味劑。中國1990年的產量達25萬噸,生產單位達200多家,其他各國的總產量在30-35噸左右。近年來,核苷酸類的調味劑發展十分迅速,由于這類調味劑具有特別強的增鮮作用,尤其是與味精合用時具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一般可增加鮮味10~20倍,因此發展迅速。此外,各種肉、禽、水產品的抽提液和各種動、植物和酵母的水解物或抽提物,近年來在崇尚天然和健康食品的方向發展趨勢下,發展迅速,并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如酵母抽提物1991年產量達3.5萬噸。酵母提取物含有豐富的核甘酸,即可直接用作調味劑,也可用作生產肉類香精的原料,同時具有比單純味精或肌苷酸、鳥苷酸更完善的風味。而味精因在西方有爭議而有日益下降的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