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樓主: lxd958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訪客發言] 一個教槽顆粒料配方,請盧老師賜教!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1-4-25 01:18:11 | 只看該作者
    我不是很清楚這個配方的一些添加量,比如丁酸鈉的添加量是1.5kg/噸的,肥乳酸10kg/噸,甲酸鈣9kg/噸,是否可以做個小樣,檢測一下系酸力,或者在水相中看一下這樣做是否會有反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于 2011-4-25 16:47:28 | 只看該作者
    低溫制粒吧 ,65度以下;配方中大問題沒有;就四個小問題:1。玉米膨化的是否用少了?2。蔗糖加2%能起什么作用?3。500頭以下的豬場,可能還是考慮抗菌素穩妥點!4。原料質量一定要嚴格要求,尤其是魚粉、腸膜、豆粕和玉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于 2011-4-25 16:47:58 | 只看該作者
    低溫制粒吧 ,65度以下;配方中大問題沒有;就四個小問題:1。玉米膨化的是否用少了?2。蔗糖加2%能起什么作用?3。500頭以下的豬場,可能還是考慮抗菌素穩妥點!4。原料質量一定要嚴格要求,尤其是魚粉、腸膜、豆粕和玉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發表于 2011-5-5 18:25:56 | 只看該作者
    最終適口性不知會怎樣?感覺酸化的東西可真多


    補充內容:
    甜味的東西相對太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發表于 2011-5-6 08:29:35 | 只看該作者
    原料                   含量
    玉米(GB1)      35%             膨化玉米            20%
    豆油                    3%              大豆粕(46%)  7%
    膨化大豆            12%             魚粉(64.5%)   5%
    腸膜                     2%             小麥水解蛋白      3%
    乳清粉(3%)    5%              Lys                      0.6%
    Met                      0.15%        Thr                      0.3%
    Trp                      0.08%         氫鈣                    0.9%
    甲酸鈣                 0.9%          丁酸鈉                0.15%
    肥乳酸                1%              VC                      0.03%
    酵母菌               0.1%            多維                   0.05%
    有機多礦           0.2%             蔗糖                  2%
    氧化鋅              0.3%             成本   4800元左右

    營養指標CP   19.4       鈣0.76      總P0.67     可利用P0.53
    Lys   1.47           Met   0.47        Thr   1.00      Trp   0.298
    消化能 3467KC  
    使用時間是斷奶后兩周,飼料定位是中檔顆粒料,客戶群主要是針對500頭以下的市場,暫時不打算使用抗生素類添加劑

    這個帖子貼在這里重新做一評述:
    其一:這個單不合適制粒的,膨化玉米+腸膜+乳清粉+小麥水解蛋白總量30%,具有很高的粘結度,常規調質制粒時,形成較硬的顆粒,用于乳豬料顯然不合適;是否考慮冷壓制粒會好些。
    其二:肥乳酸作為酸化劑用量不少,相當于10kg/噸,我忘了肥乳酸的組成結構,但印象中是裸露的酸混合而成,一般都會比丁酸的酸性強,使丁酸因化學反應溢出,會有很不好的揮發味道,添加量還不小,1.5kg/噸,對維生素的破壞都是嚴重的。
    其三:保育豬腸道還在發育中,對原料品質和抗原很敏感,例如,原料使用豆油,如果是普通食用豆油,都會有嚴重的反應,且此單中有較高添加量,30kg/噸,如此也會導致持續不斷的營業性腹瀉,正確的添加應該是:大豆色拉油。
    其四:產品定位為500頭以下市場,描述不清,一般需要以豬場內部組成結構進行分類,例如:自繁自養,小于一個規模,母豬存欄100以內的豬場,這種豬場實際存欄數,經常超過500的;或者是小規模肥育豬場,這樣,定位描述更清晰,并且可以預見此類豬場的基本管理設施和水平;如此,對此類豬場的環境即可作出分析判斷,并對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會有更明確的判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表于 2011-5-6 10:11:45 | 只看該作者
    請問,添加氧化鋅會不會導致豬毛長,大家給說說,豬毛長,都有什么原因啊??

    點評

    謝謝啊!  發表于 2011-5-11 09:12
    能量排到第一位,礦物第二位,維生素第三位  發表于 2011-5-11 08:5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發表于 2011-5-11 09:29:38 | 只看該作者
    2%的腸膜沒有必要,乳清粉太少。豆粕+膨化大豆有點多,容易拉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發表于 2011-5-11 12:43:42 | 只看該作者
    個人見解:其實,慢慢感覺在豬身上并不是越用越多了好原料效果越好,產品的定位和原料的選擇是重中之重。比如:能量源的選擇(玉米,油脂,糖),玉米和膨化玉米的使用比例及其它的真實作用是什么等;豆粕的使用比例,究竟使用多少能夠對這個階段的豬有敏感,清楚的了解,如何處理油脂的問題;酸化劑和鈣源的選擇;營養的確定(粗纖維)比做配方來的更實惠。做乳豬料穩定很重要,簡單實用就能做到穩定---原料簡單,配方簡單,就OK,其他都是虛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于 2011-6-13 11:18: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gbmmr 的帖子

    盧老師,初步結果出來了,斷奶三天開始拉稀,青灰色糞便,有水狀、有糊狀,而且有脫水的跡象,換成其它料第二天就恢復了,看來不加抗生素還是不行啊,功力不過

    點評

    用酵母,又制粒,酵母還存在么?這當然沒有效果撒。再看你油脂3%,膨化大豆12%,那么這兩項油脂合計就有5%,你加了乳化劑沒有,能消化好嗎?建議降低油脂,減少魚粉,增加乳清粉,增加玉米(好質量的,粉碎細些)。  發表于 2011-9-26 17:5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發表于 2011-6-13 21:07:54 | 只看該作者
    考慮魚粉的添加量,油脂的量也不低呀,我感覺適當添加抗生素,減少魚粉的用量到2%,適當減少膨化大豆的用量,用5%左右的發酵豆粕應該不錯的,但是這個房子的總體成本太高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2: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宜春市| 都江堰市| 淮北市| 涿州市| 类乌齐县| 平谷区| 阿勒泰市| 秭归县| 皋兰县| 南涧| 扎囊县| 茌平县| 宣武区| 新丰县| 贵港市| 嘉黎县| 宣恩县| 南华县| 怀来县| 前郭尔| 大埔区| 新绛县| 无锡市| 汾西县| 珠海市| 嘉鱼县| 周至县| 小金县| 云阳县| 靖安县| 葫芦岛市| 上思县| 临湘市| 印江| 邹城市| 五华县| 安溪县| 灌阳县| 陕西省|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