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觀念:甜味劑→糖(Sugar,葡萄糖) →甜味(Sweetness)
化學角度:糖(Sugar)→碳水化合物(C、H、O)
→糖精(N、S), Saccharide (天然糖)
→三氯蔗糖(Cl)、阿斯巴甜(肽、蛋白
糖),甘氨酸(氨基酸),Sweetener
甜味劑伴侶(Taste enhancer)-無甜味。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 160~200 清甜,有甜的余味 價格昂貴,熱穩定性差
托馬丁多肽 1500~2500 甜味釋放較慢,微具甘草的余味 天然甜味劑,能強化大部分甜味劑的甜度和多種味料的味閥
新桔皮苷二氫查耳酮 1500~2000 甜味釋放很慢,具薄荷的余味 甜味釋放慢,作為“強化劑”與大部分味料不配伍
添加甜味劑是提高仔豬采食量的一個方法,但是許多應用中發現甜味劑的效果與飼料原料的品質成反比。也就是說,如果飼料中原料品質愈好,添加的甜味劑的效果越不明顯。但是在使用最低成本配方中,添加甜味劑往往能夠改善日糧的適口性,提高采食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