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豬教槽料(3-5周),歡迎賜教 |
點評
謝謝醉鬼的關注!膨化大豆等原料的質量控制是做好教槽料的關鍵之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 ||
| ||
點評
王博,每個東西都是自己做實驗,恐怕進步太慢了吧,我覺得可靠的話拿來主義就行了嗎
呵呵,我做了一年的實驗。
呵呵,建議你們自己做實驗
近兩年來發展不錯的企業,都是自己做實驗得來的數據
換用有機鈣,再加檸檬酸、酶制劑,會不會相沖突?加蒙脫石主要是為了改善粘膜營養。仔豬對發酵豆粕中的肽類吸收效果優于豆粕的,是中農做的試驗。
啊,標題上是3---5周,不管是教槽料還是斷奶料酸化劑(最好直接加檸檬酸)和酶制劑(穩定可靠)還是很有必要添加的。蛋,蘇,與賴氨酸的比例應該適度提高。100:28:60.是不夠的。個人意見。發酵豆粕因為質量穩定(如果能做到每批次化驗)的關系和性價比不合適(要明白添加發酵豆粕到底是利用它的什么東西?)
那么賴氨酸指標也需要提高吧,1.60%,這樣賴、蛋、蘇之比為100:28:60.發酵豆粕選用納豆菌發酵的,工藝沒問題。因為不是斷奶期使用,個人認為酸化劑效果不明顯,而酶制劑的效果需要試驗驗證。
| ||
點評
獅子王說得有道理,受教了
對于早期斷奶仔豬來說,教槽的目的是讓仔豬熟悉適應和母乳不一樣的固體飼料,而不是適應植物飼料,對植物飼料的適應性應該放在第二步(二期料)。
同意!早期馴化強調的不應是抗應激,而是對植物性飼料的適應能力。“以有余補不足”是設計原則-----------有道理!!
同意!早期馴化強調的不應是抗應激,而是對植物性飼料的適應能力。“以有余補不足”是設計原則
吼一個,其實我們是不是走進一個誤區了????現在大家都在考慮豬的營養需求,千方百計的去考慮如何適應斷奶前后的營養銜接,特別是對于乳豬的營養。孟經理,說的不要“以人度豬”,請問,我們現在是不是在“以人度豬”?反過來說,我認為前期的優越性會帶來后期生長很多負面的影響,例如抗應激、疾病和飼管等諸多困擾,也許現在并不明顯,將來會慢慢凸顯突來。
是啊,所以專業做乳豬料的廠家大行其道,它們把本該由后續飼料承擔的功能全攬過來了,導致后期豬的生長性能并不十分突出,而豬的飼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 ||
點評
不穿鞋子的地方,沒準將來鞋子會賣得更好呀。
東北90以%以上的豬場都不用教槽料。
拉倒吧,東北養豬人是最不能接受教槽料的。東北養豬人的觀念很落后。我整了一批產品,誰用誰說好,價格比安佑還低些,但就是說好,就是不買,說死都不用。
前面不是有人說成農教槽料很好嗎?哈爾濱遠大不也是成農股份的嗎?他們沒有教槽料嗎?或者說他們的教槽料不好嗎?
一些好的模式,我們只能借鑒,而不能盲目跟風,否則就直到死胡同里去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