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豬紅痢:即仔豬梭菌性腸炎,多發生于1日齡~3日齡,最急性型和急性型1天~3天死亡,亞急性和慢性型10天以內死亡,死亡率極高,臨床癥狀主要以拉血痢、灰色或紅褐色稀薄狀糞便,體溫不高,最終脫水死亡。
2.仔豬黃痢:大腸埃希氏桿菌引起。多發于5日齡以內仔豬。7天以上很少發病。主要是拉內含凝乳小片黃色糊狀或水樣稀便,很快脫水死亡。
3.仔豬白痢:仔豬白痢稱“拉白屎”,多發生在20日齡以內的仔豬,病豬初期稀糞,以后糞便逐漸變為白色,混有泡沫,粘稠而腥臭,病豬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穩,幼豬死亡率較高。
治療:呋喃唑酮每天每頭喂2--3次,每次0.05--0.1克;或土霉素每頭每天2--3次,每次0.25--0.5克;或每頭每天喂鹽酸黃連素2--3次每次0.05--0.1克;或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搗爛加白酒500毫升,浸泡5天,然后取原液l毫升加水4毫升調勻后口服,每日兩次。
病原是大腸桿菌。10日齡~20日齡仔豬常發。體溫不高,主要癥狀是拉白色、灰白色、淡黃色或微綠色粥狀帶腥臭味稀便。防治措施:一般妊娠母豬于產前2周~3周肌肉注射或耳根深層皮下接種仔豬大腸菌疫苗。初產母豬首免于產前5周~7周,于產前15天~20天二免。經產母豬每胎產前15 天注射一次。配合仔豬紅痢苗免疫。注意母豬圈舍衛生,尤其在產前產后經常清洗消毒,在仔豬吃初前將母豬乳頭擦洗干凈。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