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對奶牛生殖系統的影響
Guthrie報道,給泌乳牛飼喂120 ppb(十億分之一)黃曲霉毒素可降低其繁殖性能[2]。玉米赤霉烯酮(ZEN)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對繁殖性能發揮雌激素樣效應。ZEN一般存在于玉米、小麥、燕麥、芝麻籽以及青貯玉米中,在瘤胃培養物中可快速轉化成α-和β-zearalenol。α-zearalenol對老鼠的雌激素效應是ZEN的四倍,而β-zearalenol與ZEN相當。Weaver等報道,給干奶牛飼喂含40ppb的ZEN后,發現黃體變小,若給小母牛飼喂同樣劑量的ZEN后妊娠率下降25%。Kellela等發現ZEN與反芻動物的雌激素反應有關,有時還出現陰道炎、乳房腫大、胎兒流產[3]。Coppock報道,日糧中含750ppb ZEN可導致奶牛繁殖失敗。ZEN的攝入是牛繁殖障礙的前兆,繁殖力低的牛含有較高濃度的血、尿玉米赤霉烯酮,這可能與牛采食了富含ZEN的牧草有關。單端孢霉烯也可導致奶牛流產[4]。藍酪霉菌產生的藍酪霉毒素(PR毒素) 存在于青貯飼料中,被懷疑與流產和胎衣不下有關。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