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樓主: 上善水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版主發言] 飼料企業黃膘肉解決例之一

      [復制鏈接]
    111
    發表于 2009-8-7 16:27:03 | 只看該作者
    正常豬的脂肪應為白色,有些商品豬屠宰后見到脂肪呈淡黃色或黃色,這種豬肉稱為黃膘肉。黃膘肉脂肪除呈黃色外,且松軟不堅實,有時有異常腥味,外觀性差,失去了經濟價值。
        豬產生黃膘肉的原因,一是由于黃疸病所致。如黃曲霉毒素中毒的豬,脂肪呈黃色,肝表面呈淡黃色乃至橘黃色,肝的切面比表面黃色更深,膽囊多萎縮,為濃稠的黃綠色或黑色膠狀膽汁,此豬肉不可食用,應做銷毀處理;二是由于飼喂某些飼料而引起黃色素過多沉積。如常喂新鮮魚屑、蠶蛹易使脂肪變黃,且有異常腥味;大量飼喂南瓜,也易形成黃脂肪;肥育后期大量飼喂玉米、米糠、豆餅等,脂肪也多少帶有黃色。此豬肉雖然可食用,但降低了豬肉的商品價值。

        如何區別黃疸性黃脂和一般黃脂,可根據其它組織變化特征進行鑒別。黃疸性黃脂除脂肪組織變黃外,其它如黏膜、鞏膜、結膜、關節液、結締組織和皮膚均為黃色。而一般黃脂,除脂肪組織發黃外,其它組織不見黃色。

    在農村常可見到一些皮膚發黃的豬,這種豬不愛吃食、不愛活動、乏力無神、腹瀉、皮膚和鞏膜黃染,嚴重者可死亡。其宰殺后的豬肉、板油均呈黃色,肝、脾也較正常豬大,甚至可出現肝硬化。如果人吃了未煮熟的黃膘豬肉,或是食用了被生黃膘豬肉污染的食物和使用了被其污染的餐具,就可能出現甲型肝炎的癥狀。為了避免人畜共患肝炎等傳染病,應避免食用這類病豬的肉和內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發表于 2009-8-29 23:13:23 | 只看該作者
    受益匪淺,學習學習再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發表于 2009-8-30 09:59:27 | 只看該作者
    前些日子,不少養殖戶出現黃膘肉事件,但現在食品安全的意識不夠,所以這種生產環節出現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發表于 2009-8-30 14:05:24 | 只看該作者
    黃膘肉是個疑難雜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發表于 2009-9-17 09:51: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是老徐 于 2009-9-17 10:11 編輯

    黃染肉:
    動物檢疫學上,分兩類:黃膽肉和黃膘肉。
          黃疸肉,是生前肝膽功能受損導致。所有可以導致肝膽功能受損的因素,都可以造成黃疸肉。
                  病因: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急慢性傳染病),寄生蟲,飼料因素(微礦問題,特別是高銅鐵造
                        成的損害,霉變飼料等),機體消化系疾病(肝炎,12指腸或胃潰瘍)等。
                  解剖特征:所有組織黃染。這是膽紅素隨血液運行分布的結果。
                  食品安全:食用可以導致食物中毒。黃疸肉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
                  動物生前的的解決方法:針對病因,消除之。
                                        病因消除后,機體經過一段時間恢復,組織中的膽紅素是可以被機體完
                                        全清除的。此類,屠宰后的肉品完全正常,完全符合食用標準。

          黃膘肉:生前45日內,必有飼喂不飽和脂肪的病史。飼喂不飽和脂肪導致黃膘肉的概率,高達95%。
                  余無他因。
                飼料因素:動物源性飼料(魚粉,蠶蛹,泔水等等)及動物脂肪,腐敗氧化的植物油。
                解剖特征;脂肪組織黃染。其余組織無染。
                食品安全:除肉品風味略差,略加簡單處理(如靜置)或不處理就可以直接食用。
                動物生前的解決辦法:出欄前45日(理論上30日)不在繼續使用上述飼料。可以有效避免黃膘肉的
                                    發生。
                 實際生產中:如果出欄前45日仍繼續使用上述飼料,博士的方案倒是讓人大開眼界。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發表于 2009-9-17 10:10:3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飼料企業,造成黃染,如此概率,如此面積,最大可能是黃膘肉。而黃疸肉的可能要小的多。

    如上樓所述:
    那么,這企業使用“動物源性飼料(魚粉,蠶蛹,泔水等等)及動物脂肪,腐敗氧化的植物油”--------
                      ------可能性是沒任何疑問的。
          實際的可能:他的核心料中使用了廉價的動物源飼料。
                      ---------未脫脂的動物蛋白,或直接就使用了動物脂肪。

      常用的飼料中,細米糠可以導致黃膘,是因為中間的糠油易氧化。
      霉變玉米或豆粕是不可能導致黃膘肉的,這些可以導致肝膽損害而造成的是黃疸肉。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發表于 2009-9-18 09:10:12 | 只看該作者
    35# 上善水
    這句話說的真是太經典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于 2009-9-21 09:27:26 | 只看該作者
    fengyuyuan168:見面可以,但不要忘了帶面紗呦~

    上善水 于 2009-9-21 09:31 補充以下內容

    與“我是老徐”商榷:

    霉菌毒素導致過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酶活降低,這兩種酶對清除自由基至關重要。因此,霉菌同黃膘有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發表于 2009-9-21 12:43:06 | 只看該作者
    主要是加一些抗氧化的原料,組好是有機的。也可以試試類胡蘿卜素加進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發表于 2009-9-21 20:50:11 | 只看該作者
    137# 上善水

    謝謝博士賜教
    又長了點知識.

    霉菌導致黃膘,謝謝博士的分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3: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灵川县| 襄城县| 黎平县| 县级市| 元氏县| 新化县| 中山市| 河池市| 呈贡县| 龙胜| 广西| 翁牛特旗| 贵溪市| 民乐县| 宝丰县| 怀仁县| 扶风县| 唐海县| 贵溪市| 奉新县| 锡林浩特市| 阜康市| 卢龙县| 龙江县| 南投县| 大理市| 梧州市| 青岛市| 高邮市| 承德市| 合川市| 青岛市| 张家川| 黔西县| 华池县| 梁平县| 民勤县| 密云县| 关岭|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