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注意上面帖子中的最后一句:“如果牛奶酸度>160T或其它非正常生鮮牛乳(如含有外來添加物、生理病理異常乳等)時容易出現假陽性”。
前一段時間,我在河南駐馬店就此問題專門做過調查。其實,很多奶農是無辜,它們的牛奶是并沒有摻假,而是“假陽性”。也就是說,它們并“沒有摻假”,但卻被認定為“摻假”。
這種現象,尤其在夏季熱應激的情況下發生頻率較高。據我推測,在高溫季節奶牛干物質采食量急劇下降,粗料采食量下降尤為明顯,而奶農為了提高采食量會盲目提高精料供給量,導致精粗比嚴重失調,發生酸中毒,是牛奶酸度上升,產生水解蛋白“假陽性”。
所以我當時提出了,增加防暑降溫,給奶牛提供優質粗飼料的建議。兩周后,這種“假陽性”的發生率已經大大降低。
明天我準備帶兩個學生去現場采集奶羊,想對產生“假陽性”的具體產生機理在進行深入分析。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