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493|回復: 7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發酵床養豬法技術在實際飼養中的具體操作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2-24 10:5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開放型豬舍和90厘米深的發酵圈 自然農業養豬的實用種豬,飼養在韓國自然農業中央會開發的育成豬會里(以專利052850),不予放牧,豬的一生都要在自然農業養豬舍里度過。 ●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豬舍 自然農業的豬舍是應用自然原理,即運用自然農業養雞舍的原理,按最適合于豬的生長標準設計的。豬舍圈面是按照無論何時都為土著微生物的棲息,提供最適條件的要求而設計的。 正如照片所示,豬舍的南北墻是可以自由開閉的開放型,有利于通風,天棚蓋使用的是有波紋的鍍鋅板。由于鍍鋅板熱傳導很快,當天棚受到陽光照射時,幾乎同時天棚下面的空氣就會因受熱而膨脹,受熱的空氣比重變少,就會往上移動,同時底部就會流入涼爽的風,即產生空氣比重變小,幾乎同時天棚下面的空氣就會因受熱而膨脹,受熱的空氣對流。因圈面的水分被蒸發,圈面就會保持即不潮濕也不干燥的最佳狀態。通過自由開閉式天窗照進來的太陽光,能夠歸到豬舍的各個角落。 采取放牧飼養,能獲和增強體質的效果。但由于受嚴寒、酷暑、大雪、梅雨等不利的自然環境具有強烈適應能力的家豬來說,不免有些牽強,容易導致受傷或引起疾病。 自然農業養豬,豬雖然被圈奍在舍內,但是其飼養方法卻效仿了自然。自然農業養豬,具有人為營造環境的特點,能為人工改良的豬提供的生長發育環境。 ●鋸末、樹皮、三和土組成的圈底 ①育肥豬舍:每個豬舍均9坪(寬360厘米、長810厘米),可飼養25頭育肥豬。在寬敞的豬舍里,豬可以盡情的活動,鍛煉骨骼及臟器。如圖所示,豬的食槽和水槽被安放在對角線上,使豬能夠做自然地往返運動,從而鍛煉腰腿。同時,能充分地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空氣。 豬圈底部先挖出約一米深的坑,然后鋪上樹皮和鋸末,再摻上約10%的土,更重要的是再摻入約0.3%的天然鹽。這些材料被混合均勻的過程中,圈底會變成微生物的樂園,小豬邊拱邊吃,樂此不疲。由于能做充分的沙浴,也就不會患皮膚病。 豬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盡情地攝食青草和黃土,還能從指定的配合飼料或自家配制的飼料中攝取必要的養分。這是既安全又有利于培育健康種豬的飼養管理技術。這種飼養管理技術包含在發明專利的內容中。 ②分娩豬舍:分娩舍的大小占育肥豬舍的一半。為了避免仔豬被壓死,圈底應為混凝土,上面再墊上5~10厘米厚的三合土。三合土用本地土、熟石灰和天然鹽混合而成。 飼養的自然農業養豬的仔豬,因為從小就跟在母豬身邊,吃著供母豬吃的飼料和青草,所以臟器發育得很強壯。由于圈內墊上了三和土,能使仔豬攝取自然礦物質,所以就不需要防治泄肚和補充鐵劑的注射。若供應糖類或粕類等比較難消化的粗飼料,就像根系會向著有養分的地方生長一樣。粗飼料能鍛煉豬的消化吸收能力,使豬生長成為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豬。 ●圈底是飼料廠 自然農業養豬,因采用活用土著微生物將豬舍圈而轉變為飼料工廠的方法,對非本地域或別的國家生產的微生物一律拒之門外,特別是絕對不使用人工培育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純度微生物。因為自從地球誕生以來,開墾和肥沃當地土壤的主角就是土著微生物,也只有土著微生物才具有這種能力。 如果使用外地微生物,由于它是在原來的地域環境條件下生長繁殖發揮作用的當所處的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它也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僅如此,人為遷移過來的微生物,會搶奪當地土著微生物的棲息領地,它們是破壞當地微生物內部秩序良好的的平衡關系。 自然農業養豬,千方百計地營造能使土著微生物棲息和生長繁衍的環境條件。用鋸末子和取自當地的泥土以及天然鹽,依據當地的自然生態進行配合,營造有利于土著微生物生長繁育的棲息之地。 為了促使豬舍圈面的微生物的多樣化,將取自本地山上的腐殖土擴大培養后,同天惠綠汁等同撒在豬舍圈面上。這些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豬糞殘留養分為食餌,繁殖滋生、卻除了臭味,而培養出來的微生物,又給豬提供了無機物和蛋白質,營造了共存共榮的良好基礎。 2)育成豬的管理辦法 ●第一次配種宜不是不晚 配種期太早,在此后的分娩、哺乳、性情、受孕等過程中,豬的體力就會下降,有可能引起繁殖障礙或哺乳日期縮短。 配種期太晚,初次受孕時體重會增至100~150公斤,此時豬的內臟及生殖器就會沉積過多的脂肪,生殖功能就會鈍化,會導致產他。 通常飼養的母豬,只重視豬的體型變化,采用同管理把理豬一樣的模式。可是,母豬體重過重,會導致造成產仔數量減少,運動能力降低和壓死仔豬,還會導致泌乳功能降低,影響仔豬的正常生長發育。 基于這種理由,近代養豬的早期離乳的同時,給仔豬供應營養豐富的飼料和注射鐵劑,大量投入各種營養劑及藥物。在這種情況下培育的仔豬,無法發揮生長點的開拓能力,使仔豬變成依賴型,適應環境的能力,使仔豬變成依賴型,適應環境的能力必然降低。 靠自然農業養豬方法飼養的豬,吃了富含纖維素的飼料,所飼養的育成豬大都早熟,其繁殖力也很旺盛,其繁殖力也很旺盛,產后6個月就有了生育能力。這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決定何時進行配種。 ●生后7~8個月 體重90公斤時配種 普通的養豬,隨著分娩次數的增加,產仔量也會增加。可是由于泌乳能力或母乳質量,產仔量也會增加。可是由于泌乳能力或母乳質量的降低,會導致仔豬生長發育不均衡,仔豬的死亡率也會增加。產4~5胎以后,母豬的繁殖能力就會逐漸下降。 自然農業養豬則挑選體格和生殖器官充分發育的育成豬,選擇功能功能良好的時期進行最初的配種。也就是豬下生7~8個月后,體重達到90公斤左右時,作為首次配種期。配種后,再按每頭豬分別調整飼養。普通養豬,這時的體重一般在120~130公斤。 自然農業養豬為了吻合這一時期,要對育成豬供應充足的青草和腐殖土等含有豐富纖維素的資料,這樣就能在長身體的同時鍛煉內臟,像培育瘦肉型豬的管理模式那樣,一頭一頭地培養。 (3)母豬的管理 ●每圈養6頭 自然分娩 對豬來說,孕育是繁衍后代的歷史過程,也是為胎兒的生長發育和為娩后的哺乳,積蓄營養物質的重要時期。這時期的母豬,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安定,要對母豬的體力進行管理,要給母豬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供應自然的、平衡的飼料。只有這樣,肚子里的仔豬才能健康生長。 母豬不是用來產仔的工具,猶如人用愛心哺乳和養育孩子一樣,母豬也有母愛。所以必須為母豬提供能夠發揮母愛的機會。母豬只有生活在能夠發揮母愛的環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天性,飼養者也會感到欣慰。 而近代養豬者,則不顧及這種關懷和母愛,把豬當做被關進鐵欄里無法活動的飼養動物。只要人們不早日放棄只為追求經濟效益的野蠻的企業精神,不早日放棄只注重數量的化學營養學以及人工便利設施,養豬狀況便無法得到改善。 從外觀上看,母豬懷孕期的變化很緩慢,弄不好,會認為在飼養理上可以少費點精力,也用不著做其他的事了。可是,這一時期恰恰是孕育仔的敏感期。在分娩準備期的這114天,豬需要做軀體調整,為分娩準備體力,已經產過仔豬的母豬,還要做體力恢復的準備。在這個時期,除了充足地供給母豬所需的養分發外,還要為其提供舒適而安定的環境。 自然農業養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進行豬舍設計,其大小為長8米,寬4米,每間豬舍通常6飼養頭母豬。母豬在這種豬舍里,可以做適當的運動,每一個體保持適宜的空間,還可以拙開用土著微生物營造的暄乎乎的圈面,品嘗沙浴的樂趣。豬分娩時不用人為輔助國,采取自然分娩形式,也不會出現壓死仔豬等現象。 ●能夠自由活動的豬舍 現代化養豬在母豬的個體管理上,有的為懷孕母豬設計了包箱式的豬舍,也有的為其設計了不受季節和天氣影響的無窗式的豬舍。稱得上現代化的這些豬舍,不僅有調節溫度的最新式的全自動設施,而且還安裝了空氣凈化器,管理人員還穿著白長靴和白大衣。這里的豬無可奈何地被迫享受著這種科學的和現代設施強加給它們的“幸福”。 事實上,對農民來說家畜等于家庭的一員。人類在照料家畜的同時,從家畜那里得到食物,相互依賴共同生存。家畜則按自然規律生長,按時懷胎生仔。可是,這種農民和家畜親如一家各取所需的密切關系,現在正在消失。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現代化的農場大量涌現。用規模化設施促成的大規模飼養,節約勞動力的機械類的安裝,只顧增肥的工廠化的養畜牧業面貌。 自然農業養豬的豬舍,是按照豬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自由地選擇休憩地進行設計的。冷了就到向陽處,熱了就到通風的背陰地,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給豬提供的是機會均等、來去自由的完全自由平等的環境。當人們看到6頭為一舍的這些豬,友好的把自己的腿放在其他豬的肚子上,相互間臉貼著臉安靜地入睡的模樣,就可知道這種環境對豬是多么舒適宜人。 ● 用粗飼料和青草培育瘦肉型母豬 在管理懷孕的母豬時,必須把重點放在使母豬的乳房從上到下不產生層次上,從初產到第3胎,必須抑制母豬的過度生長,讓去豬的體重保持在120公斤左右。第3胎以后,也要充公供應粗飼料與青草,防止過分長膘,使其保持瘦肉型身軀,充滿活力,不知疲勞。這樣管理出來的母豬可產15~20胎。為此,就需要主人同所飼養的豬,建立起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與豬相互勾通。 ● 斷乳宜在出生42天后 現代化著豬場,都提倡產后20~23天開始斷乳的早期離乳方法。而自然農業養豬,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母乳,提倡42~45天斷乳。如果采用早期離乳的方法,仔豬育肥所需要的飼料費用就會更多。所以,這也是自然農業提倡42天以后開始斷乳的一條主要理由。 從表7可以看出,對于產后63天為止的飼料量,42天斷乳的自然農業養豬,只需25公斤左右,而21天斷乳的現代化養豬則需要90公斤去飼料,并且還要增加人工奶粉等高價飼料。 這種想通過早期斷乳使母豬盡快進入下一次繁殖的無理做法,使養育仔豬的飼料費增加了3~4倍,不僅如此,為了增加繁殖次數,無視母豬的自然生理規律,給其注射激素,導致母豬的連產壽命縮短。 自然農業養豬,在42~45天的哺乳期里,多給母豬供應富含纖維素的多汁性飼料。由于限制供水,母豬更喜歡吃青草,母豬的體質就會變成瘦肉型。母豬的泌乳能力旺盛,連產能力出色,可連續生產出健康的仔豬。 現代化養豬,飼養一頭母豬一年約需要1,050公斤飼料,而自然農業養豬只需830公斤。 (4)育肥豬的管理 ● 將脂肪型豬著成瘦肉型 育肥豬的發育標準,以出生160地~180天時,毛重達到1054公斤左右為宜。表8的發育曲線為理想曲線。 如表8的發育曲線所示,隨著體重的增加,肌肉、脂肪和骨骼的重量所占比率發生不同變化。育肥前期,在骨骼和肉上形成的肌肉增加非常明顯,到后期則脂肪的積累更加明顯。因為生產豬肉的首要目的是生產更多的瘦肉,所以種豬的改良也要向肌肉多、脂肪少的方向發展。 如表9所示,育肥豬有像A型那樣隨著飼料攝取量的增加而很快出現肌肉增加超出臨界點的類型,同時也有隨著飼料攝取量的增加,而肌肉持續增加的B型。從生產瘦肉的養豬目的來看B型當然是優秀的,但它卻屬于不用高級飼料就無法飼養的類型。 自然農業養豬,利用表9中的A型豬(品種為LWD)。此豬原為脂肪型,但可以通過充分供應青草等含有豐富纖維素的多汁飼料,使脂肪型豬變為瘦肉型豬。 考慮到上述問題,在實際飼養時,應更積極地利用三和土與豬舍圈面的土著微生物以及礦物質供應源。對于將脂肪型豬改變成瘦肉型豬,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 減少飼料費 縮短育肥期 就出生63天的仔豬的飼料供應量前面已提過,假如再觀察一下生長到105公斤飼料,而自然農業養豬僅用230~270公斤。 自然農業養豬,哺乳期的仔豬學著母豬的樣子,從小攝取青草,消化能力得到鍛煉,還可以節約相應的飼料費用。會員家奍的豬,不僅節約了飼料費,抗病能力也很強,育肥期一般都能縮短10~15天。 ●喂八分飽的飼養效率 目前,豬發生各種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快速出欄為目的過食過飽。一般情況下,給豬喂多少飼料,豬就會吃多少飼料。可是給多少吃多少并不意味著長多大。因為用人工奶粉飼養的早期斷乳的豬,消化能力很弱,攝取的飼料被消化吸收的比率降低。假如它把攝取的飼料一多半按原樣排泄掉,不僅增加了臟器的負擔,而且消化吸收能力逐步惡化,也容易得病。 例如,當供應100公斤飼料,它若排泄掉50公斤,飼料利用率僅為50%。而自然農業養豬,原樣排泄掉的量僅為20~30公斤,飼料利用率達到70%以上,尤其是排泄掉的糞尿,又被棲息在豬舍圈面上的微生物所利用再次變成再次變成豬的飼料,與普通育肥豬相比,自然農業養豬可節省20%以上的飼料。 5)增加自給飼料 減少配合飼料 ●不依賴配合飼料的理由 自然農業養豬,依據豬的天性,用本地域生產的原料制成飼料加以利用。例如,青草發酵飼料,利用土著微生物生產的腐殖質飼料、自家培養的乳酸菌和天惠綠汁等飲用飼料以及蘿卜、土豆、地瓜等。 自然農業養豬拒絕使用市場上銷售的基于分析營養學的配合飼料的理由: ①纖維素含量不足。市場上銷售的配合飼料是易消化的飼料,纖維素含量很低。飼料中纖維素含量低,則無法刺激胃腸,胃腸的蠕動就會減弱,就會造成消化不良,價格昂貴的飼料就會白白排出體外。 ②鹽分(天然鹽)不足。飼料中雖然含有一定數量的鹽分(精鹽),但還是不足,這些含量只不過是豬所需要的最低含量而已。豬在夏季易疲憊、易患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喝水過多。過多地飲水會使飼料中的鹽分沒有等得到充分吸收便被排出體外。 ③缺乏天然維生素。僅靠配合飼料中所含的維生素是不夠的。目前采用機械化管理方式飼養的胃腸,而對這些胃腸功能很弱的豬,只供應最低量的維生素,很顯然會造成維生素的缺乏。對這些體質很差的豬,即使使用營養劑等藥品,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藥效,其結果只能導致隨著飼料費用的增加,醫藥費也跟著上漲的惡性循環。 ④以藥物為前提。最成問題的是大多數養豬戶,都相信飼料會社天花亂墜的宣傳。用藥物代替豬的主要養分飼料的作法,是決不能容忍的。 ●飼料以本地產為基礎 即便是通過精密計算加以配制的配合飼料,也不過是人腦的產物,它遠遠滿足不了豬的需要和豬的嗜好。 自然農業養豬為了補充配合飼料的欠缺,給豬供應青草、稻草、土著微生物、天惠綠汁、三和土和腐殖土等取自當地的資源。這是能夠有效地補充商品飼料缺陷的簡便方法。 自然農業養豬的購買母豬、育肥豬和仔豬的飼料時,只購入相應的單品種飼料,但不是單純使用,而一定混合自家種植的農作物的副產品。像現在科學技術發達的文明時代,若為養豬而栽培牧草,也許是不勝其煩的。可是,為了培育健壯的豬,這應該是必不可少的勞動。 韓國自然農業中央會,倡導會員確保種草用地夏季建好青貯塔,多貯藏青飼料,以便冬季使用。 ▲用配合飼料10%換算青草的方法 將1,000克青草換算為150克配合飼料。豬一天若需要喂3,000克飼料,就將配合飼料減少到2,700克,同時再加上2,000克青草。供應青草時,一定要縮減相應的配合飼料量。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8-2-24 11:20:30 | 只看該作者
    我還準備把收集的有關“自然(發酵床)養豬技術”的資料匯編成一本電子書(不是那種FPD格式)。便于大家閱讀。 我編輯完后,放到論壇上供大家下載閱讀。相信能夠有所幫助。 FPD格式的電子書,不太方便閱讀。
    板凳
    發表于 2008-2-24 11:51:06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資料,請把照片也傳上來:huahua: :huahua:
    地毯
    發表于 2008-2-24 11:58:12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 南方的夏天35度時,發酵是否會受影響?
    5
     樓主| 發表于 2008-2-24 12:15:10 | 只看該作者
    夏季的豬舍圖片(發酵床養豬的豬舍)。周圍的塑料布是打開的,便于通風,使豬舍內的溫度保持涼爽。
    6
     樓主| 發表于 2008-2-24 12:19:32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冬季豬舍(發酵床養豬法)的圖片。周圍的塑料布放下來。用意保溫。這種發酵床因為微生物菌的發酵作用,使發酵區域30~50厘米深處,溫度可以達到70度左右,發酵床地表溫度可以達到30~35度。這樣即使在北方也可以使豬安全越冬。
    7
     樓主| 發表于 2008-2-24 12:21:46 | 只看該作者
    圖片:冬季的豬舍。剛才忘記發圖片了。真是,越急越出錯啊。(看看這次夠長度了嗎?)

    6.jpg (74.94 KB, 下載次數: 0)

    6.jpg
    8
     樓主| 發表于 2008-2-24 12:24:5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丫 于 2008-2-24 11:58 發表 好資料 南方的夏天35度時,發酵是否會受影響?
    溫度過低不容易發酵。溫度高反而更容易發酵的! 發酵本身的溫度(發酵床底下30~50厘米處,溫度可以達到70度左右呢) 南方應該說發酵效果更好才符合邏輯。
    9
    發表于 2008-2-24 12:47:25 | 只看該作者
    最關鍵的是,菌種與防疫。菌種受制于人,我國目前豬病十分復雜,在不能消毒又不能用藥的時候你怎么辦?呵呵,我目前就已經遇到這些問題了。
    10
     樓主| 發表于 2008-2-24 12:56: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賀州八步獸醫 于 2008-2-24 12:47 發表 最關鍵的是,菌種與防疫。菌種受制于人,我國目前豬病十分復雜,在不能消毒又不能用藥的時候你怎么辦?呵呵,我目前就已經遇到這些問題了。
    我的豬場投資范圍包括一個最現代化設備的微生物實驗室,只要國內有人能賣給我菌種,我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在120小時之內就可以給我提供這種菌種的培育方式。就算國內沒有人賣給我,我到日本或者韓國去買。我不信我花錢就買不到這種菌種! 您說的疫病消毒與發酵菌矛盾的問題是一個問題。 我投資辦這個豬場不能躲避這個問題,以及其他任何問題。有問題,解決問題就是養豬行業發展的過程。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項沒有問題的投資項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0:5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深州市| 大理市| 镇巴县| 武定县| 诏安县| 乃东县| 方山县| 新泰市| 甘泉县| 温泉县| 台山市| 灌阳县| 景泰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长丰县| 卢氏县| 九江市| 库尔勒市| 灯塔市| 铜鼓县| 库伦旗| 晋江市| 财经| 洛川县| 海兴县| 三明市| 茂名市| 通海县| 罗甸县| 邵阳市| 兖州市| 蓬莱市| 成安县| 腾冲县| 阜平县| 乡城县| 礼泉县| 新宁县| 蒙城县|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