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angxw 于 2007-11-16 10:36 發表 很實在的心里話!但我不知道你銷的什么牌子的料,我們的原則:漲價,但不能降質量。如你所說,飼料里的雜粕很多的話,價格應該不會太高。否則只能說明該廠技術可能有點欠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高明的配方師沒有 ...
不太同意兄臺的說法:“飼料里的雜粕很多的話,價格應該不會太高”。當飼料營養濃度設定很高的話,可能需要一些雜粕來平抑下成本,舉個例子來說,很多廠家的濃縮料里用植酸酶代替磷酸氫鈣(近半年總漲幅1000/噸左右了),按照植酸酶供應商的說法是在豬全價料中至少代替0.1%-0.15%的有效磷沒問題,到濃縮料里就是0.5-0.75%的磷,折算成磷酸氫鈣就是3%-4.5%的磷酸氫鈣了,按照低限3%來計算,每噸料要80元左右成本,植酸酶的成本只要5元左右(國產名廠貨)。除此之外,3%空間,多厲害啊,如果配方中有70%的豆粕空間,43%蛋白的豆粕就可以了,但因為磷酸氫鈣沒有替代或替代少,少了3%的豆粕空間,那么67%的空間,簡單化一下,就需要45%蛋白豆粕才可以了(70%*43%=67%*45%),一個豆粕的蛋白70元,豆粕采購成本增加了140元/噸,濃縮料中加70%左右,就是又一個100元/噸啊。僅一個磷酸氫鈣的使用問題,里外里成本就相差180元/噸左右。另外還有很多營養濃度的設定存在這個問題。又想營養濃度高,又想成本別太高了,就需要雜粕來平抑成本,但并不是以損害用戶的的權益來做的。有的人可能是,但有的人不是,沒別的意思,說明下有的人的實際情況。實際上,飼料技術發展的今天,雜粕的高低已不能代表飼料的品質了。
另外,有的人可能說,有現成的植酸酶不用,不是活該嗎?不是不用,是現在的替代劑量有問題,那么高的替代,可能以動物的骨骼強度指標來看(骨灰度),問題不大,但從動物的生長性能來看,是有問題的。植酸酶是很好的東西,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是功在千秋的好事情。但目標如果是生長要好,可能替代劑量要仔細斟酌(一家之言)。
[ 本帖最后由 tjwhy 于 2007-11-28 17:40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