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樓主貼出來一下
胎衣不下
Retained Placenta
定義:胎衣在奶牛產后8-12小時以后仍停留在體內稱胎衣不下。如果牛群中胎衣不下的奶牛比例超過10%,則被認為異常。
病因:通常與雙胞胎、難產、死產和子宮內感染有關,但近來發現營養不平衡是造成胎衣不下的重要因素,營養不平衡包括微量元素硒的缺乏,臨床的及隱性的奶牛產后癱瘓以及干奶牛日糧中粗纖維含量偏低等。奶牛缺少運動也是導致胎衣不下的一個因素。
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方法能真正治療胎衣不下,但在北美洲大家公認用手把它硬拉下來弊多利少,要拉只能輕輕地拉,而且最早只能在產后5天胎衣仍不下時進行。另一個問題是到底要不要進行子宮沖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必須思考以下兩件事,一是你是否能接受抗菌素的成本以及牛奶的損失,二是你是否相信你們牧場的獸醫能準確診斷疾病并能及時處理,只有當你能接受抗菌素成本以及牛奶的損失并且懷疑你們牧場的獸醫能否準確診斷疾病時才可在產后5天之內沖洗子宮。有一點要強調的是使用過抗菌素的奶牛產下的牛奶不應用于人類的消費。
第一種治療方法:
1、 不要進行子宮清洗,大約在產后5天左右用手輕輕地把胎衣拉下。
2、在分娩后26天注射前列腺素,密切注意發情情況,并且每隔2星期進行直腸檢查一次,重復使用前列腺素以迫使奶牛發情以排凈惡露。
3、如果直腸檢查時發現子宮積膿,則應注射前列腺素并且用6-15克鹽酸四環素進行子宮沖洗。
第二種方法:
1、在分娩后第一天用6-15克鹽酸四環素沖洗子宮(使用500ml 50%的葡萄糖),在產后第五天如果用手輕輕地拉無法把胎衣拉出,則重復沖洗一次,如果用50%的葡萄糖則必須在500ml以上,只有這樣才能殺死細菌,否則只會有利于細菌的繁殖。
2、與第一種方法的第二、第三點相同。
由于子宮炎而引起的敗血癥------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這是由于子宮內的細菌產生的毒素向全身擴散的結果,如果處理不及時,這種病往往是致命的。典型的癥狀是:食欲下降、胃不活動、腹瀉、脫水、體溫高于40℃,如果體溫正常或低于正常體溫,則家畜接近休克或正在休克。如奶牛有病則使用以上提到的第二種方法,并且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抗菌素,如青霉素或土霉素。我們還建議用胃導管把電解質及清潔水灌入奶牛胃中以減輕脫水癥狀。
預防措施:
處理胎衣不下的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胎衣不下的產生。一個管理良好的奶牛場胎衣不下奶牛占整個牛群的比例應低于10%,由于雙胞胎、流產、死產和難產易導致胎衣不下應盡量加強管理以降低流產、難產和死產的發生率,并且應該糾正干奶牛不平衡的日糧及營養不良。產犢前后要使奶牛有足夠的運動以及舒適的產房(欄)可減少胎衣不下的發生率。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