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樓主: 牧童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中國臺海戰役將是美國又一場難以忘懷的惡夢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07-4-1 10:09:44 | 只看該作者
    的確很好的一篇文章,很提神. 做飼料\獸藥也一樣,如果怕,也就沒有今天的"雙胞胎"了 從"雙胞胎"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新興企業也有搶別人飯碗的能力和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12
    發表于 2007-4-2 06:34:00 | 只看該作者
    個人的名利算什么 只要阿扁敢宣布臺獨我們這些國民黨后代也不會放過他的 和平統一不成 武力統一我也認了:L
    13
    發表于 2007-4-2 11:41:58 | 只看該作者
    講得好,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
    14
    發表于 2007-4-2 12:14:1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進攻伊朗計劃出臺,對準俄羅斯導彈部署完畢
    15
    發表于 2007-4-2 14:45:2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狗王面包 于 2007-4-2 06:34 發表 個人的名利算什么 只要阿扁敢宣布臺獨我們這些國民黨后代也不會放過他的 和平統一不成 武力統一我也認了:L
    好兄弟
    16
     樓主| 發表于 2007-4-8 16:31:02 | 只看該作者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j ... /8288120_page0.html 關于東海情勢的分析,看看這些軍迷在說什么?
    17
     樓主| 發表于 2007-4-8 17:33:07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可以一看的小資料 臺灣大事記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j ... /8291415_page0.html
    18
     樓主| 發表于 2007-5-5 23:49:03 | 只看該作者
    大事記轉 l563年(明嘉靖42年), 俞大猷、戚繼光追剿海盜林道干入臺。 l580年,西班牙耶穌會教士前往澳門,歸途遇臺風抵臺。 1592年,日本海盜侵擾臺灣雞籠、(水+扈)尾。(基隆。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孫七郎到臺灣催促納貢未成。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 1602年,荷蘭派韋麻郎率領船隊東來,進攻澳門,遭到中國軍民的抵抗。 1603年1月8日,沈有容全殲竄入臺灣的倭寇。 1604年,明朝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名為"游歲"的軍事管理機構,并屯軍.以防倭寇侵擾。 1604年8月,韋麻郎又率領船隊進犯澎湖。 1604年10月,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領戰艦50艘驅逐進犯澎湖的荷蘭人。1615年,德川幕府派四千士兵遠征臺灣,中途因臺風遇難。 1616年,日本軍閥政府派船進犯占灣,遭到明軍重創。 1621年,顏思齊率人居臺灣,鄭芝龍附之。 1622年6月荷蘭再次派遠征艦隊總司令雷約茲率領軍艦14艘,再次侵入澎湖并對福建沿海進行騷擾。 1622年7月13日,福建巡撫南居益迫使荷軍拆城。 1623年,明朝禁止船只航行臺灣。 1624年9月,荷蘭殖民者侵占了臺灣。 1625年,荷蘭殖民者建筑熱蘭遮城(今赤嵌城)從此開始在臺灣近38年的殖民統治。 1626年 ,西班牙艦隊登陸雞籠(今基?。? 1629年,西班牙軍在淡水建造圣多明哥城(淡水城)。 1629年,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 1630年,鄭芝龍來臺拓墾。 1634年,荷蘭軍于臺南建造的熱蘭遮城(今赤嵌城)竣工。 1635年9月5日,臺南麻豆社人民舉行反荷武裝起義。 1635年11月,麻豆社被攻破。 1636年3月,蕭壟社被攻破。 1641年,荷蘭人出兵占領北部的雞籠(今基?。?、淡水,控制了北部沿海。 1652年,荷蘭人建普羅民遮城。 1652年,郭懷一與福建、廣東等移民密謀反荷起義。 1652年9月7日,郭懷一聚集義民16萬人,襲擊赤嵌樓。 1656年,清政府實施海禁。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將士2萬5千余,戰船百余艘進軍臺灣。 1661年4月30日,鄭成率軍在臺灣登陸。 1661年5月3日,荷蘭方面派出兩名高級官員與鄭成功進行談判。 1661年5月4日,普羅文查城荷軍簽署投降協議。 1661年5月5日,鄭成功進入大員市區,形成了對熱蘭遮城的包圍。 1661年8月中旬,荷蘭援兵抵達臺灣。 1661年9月16日,荷蘭援軍配合熱蘭遮守軍向鄭軍水師發動攻擊戰敗。1661年12月,荷軍主帥逃回了巴達維亞。 1662年1月25日,鄭軍向熱蘭遮城發起猛烈攻擊,粉碎了荷蘭殖民者的頑抗。 1662年1月27日,荷蘭的臺灣評議會決定投降。 1662年2月3日,鄭、荷雙方的代表在大員市鎮的稅務所完成了協議換文。 1662年2月9日,荷蘭人退出熱蘭遮城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 1666年,臺灣第一座孔廟落成。 1669年,康熙皇帝派大臣到福建主持與鄭經談判。 1673年,沈光文設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674年,大陸發生"三藩之亂",鄭經乘機從海上出兵,遭失敗。 1680年,鄭經撤出廈門,完全退守臺灣。 1681年,鄭經病逝,島內因爭權出現混亂。 1683年7月8日,施瑯率領水陸官兵2萬余人,戰船200余艘,向臺灣、澎湖進發。 1683年10日,清軍向澎湖發起進攻。 1683年10日16日,鄭軍與清軍進行激戰,鄭軍大敗。 1684年7月31日,鄭克(土+爽)派人到澎湖向施瑯請降. 1684年9月17日,鄭軍向清軍正式遞交了降書和所有印冊. 1684年10月3日,施瑯親自前往臺灣,接受了鄭氏的歸降. 1684年,清政府決定在臺灣設一府三縣,并明諭臺灣隸屬福建省管轄.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吳球起義. 170I年(康熙四十年),劉卻起義. 1721年5月14日,朱一貴于羅漢門起義. 1723年(雍正元年),朱一貴起義被鎮壓. 1723年,清政府增設了彰化縣和淡水廳. 1725年,清政府開放熟番地區準租給漢人. 1726年,清廷將臺灣鹽業由民營改為官營制. 1727年,清政府又添設了澎湖廳,并將臺灣正式定為官方統一名稱. 1732年(雍正十年),吳福生起義. 1745年,清廷允許移民攜眷屬入臺. 1748年,清政府停發來臺執照. 1770年(干隆三十五年),黃教起義. 1783年,大陸的秘密結社“天地會”傳入臺灣. 1786年,清政府嚴令解散“天地會”,并緝捕會黨. 1786年(干隆五十一年)11月底,林爽文起義. 1786年12月13日,林爽文義軍攻下鳳山. 1786年12月19日,林爽文與林合兵圍攻臺灣府城. 1787年,清政府派大學士??蛋病㈩I侍衛大臣海蘭察,調川、湘、貴、粵四省兵分幾路入臺. 1787年12月初,??蛋猜时致垢郏? 1788年(干隆五十三年)2月I0日,林爽文被捕. 1795年(干隆六十年),陳周全起義. 1796年(嘉慶初年),黃斗奶起義. 1805年(嘉慶十年),林瓶起義. 1811年(嘉慶十六年),高勇起義. 1823年(道光三年),林永春起義. 1841年,中、英首次在臺交戰,停泊雞籠的英籍船艦納爾不達號(nerbudda)被擊沉. 1853年,李石與楊文愛、林清等十余人,在灣里街村起義. 1854年,美國伯理派阿布特率艦隊開到臺灣,調查臺灣地質礦產,力主占領臺灣. 1862年,戴潮春起義. 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 1865年,戴潮春起義被平息. 1867年,美國入侵臺灣,當地軍民奮起還擊,迫使侵略軍退出臺灣. 1870年以后,實行明治維新后的日本開始對外“開疆拓上”,把琉球和臺灣作為擴張的目標. 1874年4月,日本侵入臺灣,臺灣軍民英勇抗擊. 1874年I0月,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日本向清政府索取了50萬兩白銀,退出臺灣. 1875年,清政府為鼓勵開墾土地,在臺灣設置了招墾局. 1875年,臺灣行政機構增為2府8縣4廳,統治臺灣澎湖全部地區,并把原地名雞籠改為基?。? 1883年12月,法國挑起了中法戰爭,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侵略目標首指臺灣. 1884年7月,劉銘傳率軍進入臺灣,加強臺灣海防. 1884年,法軍進攻臺灣,遭劉銘傳軍重創. 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訂,法軍被迫撤出臺灣. 1885年7月,左宗棠上疏,建議立即建立臺灣?。? 1885年10月,慈禧太后下懿旨,詔準左宗棠提出的臺灣建省方案. 1887年,劉銘傳在臺南臺北兩地分設“清賦總局”. 1887年底,臺北創設郵政總局. 1888年3月3日,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正式上任,臺灣省正式建立. 1893年,建成臺灣第一條鐵路。鐵路北起臺北,南抵新竹.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1895年5月25日,上午臺灣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為臺灣民主國. 1895年5月29日,日軍開始進攻臺灣,臺灣軍民英勇抗擊. 1895年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經方與日本人簽訂《交接臺灣文據》,臺灣正式割讓給日本. 1895年6月3日,日本陸海軍同時向基隆發起進攻,基隆失陷,臺北危急. 1895年6月6日,“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回廈門. 1895年6月7日,日軍進入臺北城.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臺北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建立起在臺灣的殖民統治. 1895年7月,日本的“總督府”派人在臺北成立“國話傳習所”,推行奴化教育. 1895年9月16日,日軍成立“南進司令部”,調集4萬大軍,海陸并進,向臺灣南部進犯. 1895年10月11日,抗日義軍與日軍在嘉義展開激戰。日軍戰敗. 1895年10月12日,抗日義軍退出嘉義城. 1895年10月19日,劉永福乘坐英國輪船內渡. 1895年10月21日,日軍占領臺南城. 1898年,日本在臺灣制定旨在實施奴化教育的《臺灣公學校規則》. 1899年,日本殖民者成立臺灣銀行,控制了全島的金融. 1913年,羅福星領導的苗栗起義爆發. 1915年3月,西來庵起義. l9l8年,孫中山抵臺北. 1920年,留日的臺灣學生成立“新民會”進行新文化的啟蒙宣傳. 1924年,臺北師范學校學生罷課. 1930年,高山族人民的霧社大起義爆發. 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禁止結社及活動. 1936年,日本積極獎勵日人移住臺灣.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臺灣人踴躍抗日,日本重派武官總督鎮臺.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1年,日本駐臺總督在臺灣發起所謂獻金報國、儲蓄報國活動,以補救軍費的不足.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2年12月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宣布廢除中日之間的一切條約和協議.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國在開羅召開最高首腦會議,中國代表明確提出臺灣、澎開羅宣言》嚴正宣言:“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將臺灣、澎湖交還中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條款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簽署.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5年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在臺北舉行臺灣省日軍受降儀式.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6年,留臺日人全部遣回日本.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發.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3日,王添燈等人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當局協商解決問題.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5日,工人、農民和學生組成武裝隊伍,攻打國民黨軍隊據點,搗毀國民黨黨部.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7日,陳儀拒絕“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理大綱”.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其在陜北的電臺發表廣播,表示支持臺灣人民的反抗斗爭.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8日,國民黨當局從大陸調來的兩個步兵師和一個憲兵團分別在基隆、高雄登陸,開始大肆鎮壓起義群眾.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I0日,蔣介石發表處理“2·28”事件的談話,陳儀宣布解散“2.28”事件處理委員會.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在臺灣發表處理“2.28”事件的意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25日,國民黨政府宣布“2.28”事件已經解決.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7年3月,美駐臺北領事館提出“臺灣地位未定論”和“聯合國托管”方案.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1月27日,美軍顧問團撤離中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4月,國民黨當局頒布地租條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5月20日,陳誠頒布“戒嚴令”,在臺灣境內實施戒嚴.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其中強調了“一邊倒”的方針.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8月5日,美國發表《中美關系白皮書》.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12月7日,國民黨宣布退守臺灣,國民黨“政府”遷至臺北,海峽兩岸從此再度隔絕.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臺北.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出《關于臺灣政策宣傳指示》說:“臺灣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戰略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明確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1950年解放臺灣、海南島和西藏,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正式發表對臺問題聲明,重申了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1月13日,在美求援達一年之久的宋美齡黯然返臺.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2月6日―13日,國民黨當局派飛機連續襲擊上海市13次.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2月19日,美制國民黨飛機轟炸南京.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宣布繼續行使“總統”職權.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4月26日,國民黨當局修訂頒布“懲治叛亂條例”,嚴格限制臺灣民眾與大陸人民的交往聯系.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5月9日,3架國民黨飛機空襲福州.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5月16日,蔣介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5月18日,人民解放軍解放舟山群島.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解放臺灣的計劃被推遲.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6月27日,杜魯門下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阻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6月29日,美國第七艦隊的6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和1艘運輸艦侵入臺灣海峽.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8月初,美國又派第13航空隊進駐臺灣,并發表“臺灣地位未定”的謬論.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10月,美國提出受到蘇聯和中國政府質詢的關于對日和約問題的備忘錄.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0年10月,蔣介石集團召開國民黨七大,通過關于反攻大陸的決議案.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1年,“臺獨”分子在日本建立組織.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1年6月,臺灣實行公地放領.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1年9月4日至8日,“對日和約”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2年9月20日,國民黨軍隊襲擊大陸沿海并一度占領南日島.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3年,臺灣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3年1月1日,蔣介石發表《告同胞書》,叫嚷軍事第一,反攻第一,“復國雪恥”.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3年2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下令將原來的“臺灣海峽中立化”政策改為“單方面防守臺灣”.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3年4月,國民黨當局頒布具體實施條例,購買地主的土地.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3年7月16日,蔣軍1萬多人突然襲擊福建省東山島,被人民解放軍擊潰.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4年7月26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布要解放臺灣.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4年9月3日―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連續對金門、馬祖諸島蔣軍實行懲罰性打擊.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4年12月2日,美國同蔣介石集團簽訂了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4年12月8日,周恩來發表聲明,指出美臺“共同防御條約”是“非法的,戰爭的條約”.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4年12月10日,美蔣交換“諒解”“換文” 正式取得在臺、澎及附近地區部署軍隊的“權力”.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了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島.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1月24日,周恩來總理發表《關于美國政府干涉中國人民解放臺灣的聲明》.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1月28日,美國會公然授權美國總統在必要時可以使用美國軍隊防守有關沿海島嶼.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2月初美國在臺灣海峽集中了包括6艘航空母艦和近百艘巡洋艦、驅逐艦在內的數百艘軍艦.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2月5日,蔣軍在美艦的幫助下撤出大陳島.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2月25日,蔣軍又撤出南虎山島.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4月,周恩來在訪問緬甸時說如果美軍撤退,我們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5月13日,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中國人民愿意在可能條件下,爭取和平的解放臺灣”.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5年7月30日,周總理重申只要美國不干涉中國的內政,中國政府愿和臺灣當局協商和平解放臺灣.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6年,“臺獨”分子在美國建立組織.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6年7月16日,周恩來在會見原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記者曹聚仁時,首次提出第三次國共合作的設想.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7年春,蔣介石派國民黨“立法委員”宋宜山到北京與周恩來、李維漢等領導人接觸.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7年10月,國民黨召開全會,由“保衛臺灣,建設臺灣”,發展到“反攻大陸”.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7年11月,美國第六艦隊在臺灣南部海域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7年11月28日起,國民黨出動部隊11萬多人,進行全島大演習.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1月22日,解放軍海軍與國民黨海軍在馬祖列島附近發生激烈海戰.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3月,美國成立了“美軍駐臺協防軍援司令部”,全權揮在臺美軍和國民黨軍隊.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3月14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到臺,與蔣介石會商“臺美合作問題”.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7月,美國慫恿國民黨部隊加強對中國大陸的騷擾.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7月,美國支持蔣介石集團在臺灣海峽地區進行戰爭挑釁.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8月,美國援助臺灣的第一批F-100型戰機運抵臺灣.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8月6日,臺當局“國防部”宣布臺灣海峽情況高度緊張,命令部隊進入緊急戒備狀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8月17日,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上作出炮轟金門,攻而不取的決定.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金門等島嶼的蔣介石軍隊實行炮擊.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9月6日,周恩來發表聲明,重申解放臺、澎、金、馬是中國的主權,任何外國不得干涉.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9月7日起,美軍第七艦隊開始為金門補給艦隊護航.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9月下旬,蔣介石公開表示固守金、馬.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10月6日,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告臺灣同胞書》.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10月25日,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解告臺灣同胞書》.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1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為其軍事干涉制造輿論的美國駐外使團的備忘錄.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8年12月10日,美國宣布從臺灣地區撤出部分??哲?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5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劉少奇發布特赦令,首次對確有改惡從善的國民黨戰犯實行特赦.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1年10月10日,蔣介石發表文告,再次鼓吹“光復大陸失土”.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2年1月1日,蔣介石公開宣布:“對反共作戰,已經有了充分準備,隨時可以開始行動”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2年,蔣介石成立“反攻行動委員會”,下達“征兵動員令”.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2年開始,臺灣當局連續派遣武裝特務竄犯祖國大陸.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3年11月,國民黨九大確定了所謂“反共復國總體戰方略”.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5年,高雄、臺中等地先后建立了三個出口加工區,臺灣進入經濟起飛階段.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69年3月,國民黨召開“十全”通過了“積極策進反攻大陸案”.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0年1月,中美大使級會談在華沙恢復.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0年1月,“臺獨”分子彭明敏逃往美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0年,統一指揮“臺獨”的“世界臺灣人爭取獨立聯盟”(即“臺獨聯盟”)在美國成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0年10月25日,尼克松轉告中國,美國愿意派一名高級使節訪問北京.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1年7月8日,基辛格秘密訪華.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1年7月15日,中美雙方就基辛格訪華發表公報.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1年10月25日,美國企圖在聯合國制造“兩個中國”的“重要問題”提案被否決.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1年10月25日,聯大以壓倒多數通過2758號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將臺灣驅逐出聯合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1年,臺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臺灣最早的?監察院外交委員會”上宣稱,今后臺“將采取彈性外交”.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訪華.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2年2月27日,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上海公報》.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簽署聯合聲明,日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3年2月,中日兩國達成了互相在對方首都設立聯絡處的協議.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3年11月,國民黨十屆四中全會確立了“彈性外交”的原則.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4年,臺南縣左鎮鄉再次發現人類化石.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5年12月,福特總統訪問中國.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7年5月,卡特就任美國總統,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8年10月8日,鄧小平提出,我們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不作不使用武力的承諾.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聯合公報發表,美國再次承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9年1月1日,美國通知臺灣:“結束外交關系”.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蔣經國公開提出維持美臺“新關系五原則”.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9年1月8日,鄧小平明確表示,將來臺灣實行什幺制度,可以根據臺灣人民的意志決定.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9年3月1日,中美兩國互派大使.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79年4月,美國會通過了“與臺灣關系法”.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0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向中國提供貿易最惠國待遇的決議案.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0年5月16日,臺“交通處”通告,禁止外籍商船直接往返于祖國大陸和臺灣各對外港口.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0年6月9日,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口號.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0年8月23日,“國貿局”通令“臺灣所有輸出廠商及貿易商,不得與大陸進行貿易”.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1年3月,國民黨正式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定為該黨的綱領.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1年4月,國民黨召開十二大,通過了《貫徹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說表示“和平解決不可能,不排除用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向新華社發表談話,進一步闡明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1年12月4日,中美開始就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進行談判.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2年8月17日,中美發表對臺軍售問題的聯合公報,宣布分步驟解決.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進一步闡述了實現臺灣和祖國大陸和平統一的構想.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3年9月30日,國民黨的《香港時報》提出“和平統一六原則”.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3年11月15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了一項“臺灣前途決議案”.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4年1月30日,臺“行政院長”宣布,臺灣人員在“國際學術、科技、體育、文化等方面的會議和活動”中,可以與大陸人員接觸交往.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4年3月,美國宣布:美政府“工作階層的官員”可以以“美國在臺協會”顧問的身份赴臺“旅行”轉自81.china.com 轉自81.china.com 1984年3月,臺當局“經濟部”宣布放寬自港澳轉口產品限制,默許民間通過轉口形式與大陸通商. 1984年7月,臺灣當局接受國際奧委會的改名決定,以“中國臺北”名稱參加體育交流. 1985年7月4日,臺灣當局宣布了轉口貿易“不接觸、不鼓勵、不干涉”的“三原則”. 1986年3月,蔣經國在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中國國民黨對于統一的主張”. 1986年5月3日,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機長駕機飛回祖國大陸. 1986年10月1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方案.轉1987年3月6日,“行政院長”俞國華首次承認以臺灣的武力進攻大陸“是不可能的” 1987年10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有關接待臺胞辦法. 1987年11月,臺灣當局有限度開放臺灣民眾到大陸探親.
    19
     樓主| 發表于 2007-5-5 23:57:41 | 只看該作者
    根據網友的解釋: 從2000年起的許多中國先進琥器都一一出現,如殲十.智能水雷,激光武器,電磁炮,反衛星導彈,高能射頻武器---電磁炸彈,中子彈,等等. 為什么這么多先進武囂會爆光在雜志上?原來是總參的一位高官叛逃,國家已知泄密,干脆讓他通過非官方途徑對外公布.
    20
    發表于 2007-5-6 10:24:16 | 只看該作者
    藏富于民 藏技術于民 什么時候中國汽車百分之百都是國產的 中國才有能力報日本侵略中國之仇 現在還不行 目前中國戰車的發動機不是日本的就是德國的 北京機床廠的車床全部是日本貨 日本是我們不可輕視的對手#6 [ 本帖最后由 狗王面包 于 2007-5-6 15:53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2: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独山县| 洛扎县| 沈丘县| 泾川县| 体育| 万州区| 昌都县| 汉沽区| 绥芬河市| 河西区| 枝江市| 宜黄县| 达日县| 固原市| 永泰县| 库车县| 新乡县| 康马县| 临漳县| 冷水江市| 桃江县| 仁化县| 通渭县| 夏津县| 吴桥县| 贵阳市| 翁牛特旗| 阜阳市| 宜宾县| 寿光市| 万全县| 山西省| 菏泽市| 镇赉县| 保靖县| 吉隆县| 麻阳| 旺苍县| 天镇县| 祁连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