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a)
觀察其顏色:較好的玉米呈黃色且均勻一致,無雜色玉米。
b)
隨機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無異味,粗略估計(目測)飽滿程度、雜質、霉變、蟲蛀粒的比例,初步判斷其質量。隨后,取樣稱重,測容重(或千粒重),分選霉變粒、蟲蛀粒、不飽滿粒、熱損傷粒、雜質等異常成份,計算結果。玉米的外表面和胚芽部分可觀察到黑色或灰色斑點為霉變,若需觀察其霉變程度,可用指甲掐開其外表皮或掰開胚芽作深入觀察。區別玉米胚芽的熱損傷變色和氧化變色,如為氧化變色,味覺及嗅覺可感氧化(哈臘)味。
c)
用指甲掐玉米胚芽部分,若很容易掐入,則水分較高,若掐不動,感覺較硬,水分較低,感覺較軟,則水分較高。也可用牙咬判斷。或用手攪動(拋動)玉米,如聲音清脆,則水分較低,反之水分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