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偽狂犬疾病方面的摘錄
1、PRV潛伏的主要部位為三叉神經節(TG)、嗅球和扁桃體。
――――≪豬病學≫中文第九版P470
2、在PRV,處于潛伏期的豬具有持久的危險性,因其體內存在病毒激活、排泄并傳染易感動物的危險性。
――――≪豬病學≫中文第九版P470
3、PRV在三叉神經的定殖與再感染之間有一定聯系,潛伏PRV的神經元不可能接受PRV其他病毒的再感染。這些結果表明,致弱的活疫苗可以建立潛伏期去抑制野毒株的感染(Schang等,1994)。
――――≪豬病學≫中文第九版P471
4、血清學結果分析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對于幼齡豬。母源抗體可以持續到4月齡。如果免疫母豬產下的仔豬抗體檢測過早,它們可能被認為是感染,而實為母源抗體。
――――≪豬病學≫中文第九版P475
5、Mengeling等(1992)報道,最有效的接種方式為鼻內接種弱毒活疫苗。鼻內接種的優點表現為病毒在局部復制和黏膜免疫的建立。獲得性被動免疫存在的情況下,鼻內接種方法優于肌肉注射(Van Oirschot,1987),且在急性感染期可以有效地抑制PRV的復制和排毒過程。但實踐證明鼻內免疫比肌肉注射需要更多的人力,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鼻內免疫可以應用于首次感染PRV豬群的仔豬。
――――≪豬病學≫中文第九版P475
6、PR控制的最終目標是根除,標記疫苗的應用是免疫-根除方案的一部分。這一方案包括4個環節:系統全面的免疫;豬群血清gE抗體的監測;淘汰感染種豬;最終禁止免疫(Szweda等,2000a,b)。
――――≪豬病學≫中文第九版P475
所有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