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483420522.jpg (62.1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4 10:32 上傳
猜猜,這塊海冰有多沉?
海冰又來襲。3日,膠州灣沿岸海冰厚度接近10厘米。有關專家表示,近兩年出現的海冰現象是西伯利亞寒流路徑“跑偏”造成的。
1月3日下午,在膠州灣環灣大道,記者看到海灣沿線泛白的海冰從岸邊一直延伸至海面約有上百米。在四方濱海新城、海灣大橋接線端附近的岸邊堆積著大塊的海冰,每塊厚度接近10厘米。
附近工地的施工人員陳師傅說,這里海冰早在一周前就已經有了,雖然天氣轉暖時逐漸融化,但最近幾天接連有寒流經過,沿岸有些地方又凍住了。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1月3日發布的海洋環境預報顯示,膠州灣未來3天海冰最大外緣線達1海里左右,一般冰厚2-4厘米,最大厚度將達到7厘米,但冰質松軟。
海冰的到來忙壞了養殖戶。位于開發區薛家島南側的青島老尹家海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寶昌告訴記者,去年因為海冰擋住了氧氣,加上低溫,很多鮑魚和海參都凍死、窒息死亡。為了抗擊海冰,今年他們一是破冰,第二是用抽水機抽來海水往鮑魚池里面灌。
青島海洋漁業局漁業處處長張永舉說,去年12月份,海洋漁業局就向個體養殖戶下發了應對海冰的通知,“目前來看,全市的鮑魚、海參養殖基本沒有受到海冰影響。”
據了解,膠州灣曾在上世紀60年代爆發過嚴重的海冰災害,此后僅在2006年、2009年出現過海冰現象。少有海冰現象發生的膠州灣海域近兩年為什么接連出現海冰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的蘇潔博士告訴記者,往年掃過山東半島上空的西伯利亞寒流路徑今年的經向流動方向出現偏差,比往年的高度要低,而且流動路徑偏西,正好位于渤海萊州灣以及膠州灣部分地區,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大風降溫天氣,因此這條寒流路徑“跑偏”也許是這兩年海冰災害的“元兇”,如果這條寒流路徑未來仍不“復原”的話,不排除膠州灣海域冬季由此出現常年海冰現象。
濰坊一港口海冰厚10厘米
受持續冷空氣影響,濰坊港口出現冰情,最厚達到10厘米,其中壽光羊口中心漁港受影響較大,漁船已不能正常通行,而濰坊港目前生產仍正常。
3日,羊口邊防派出所民警告訴記者,1日早上,羊口鎮海域大面積結冰,每天到下午時,海上的冰會消融一些,但到了晚上又會結冰。
壽光市海洋與漁業局丁文章介紹,小馬力漁船離港已經很困難了。“基本上羊口港每年都結冰,因為連著小清河,離入海口還有幾十里,海水淡水交匯,鹽度較小,易結冰,且屬內河港區,存在漲落潮現象,易出現冰堆積現象。”
而濰坊最大的港口森達美港目前仍然正常生產。“冰最厚達10厘米,結冰范圍5公里左右。”森達美港調度室馬顯軍說,一般來說,“四九”時期海面結冰最厲害。
黃河山東段淌凌最大冰塊60平米
據山東省黃河防汛辦公室最新統計,黃河山東段淌凌最大冰塊達到60平方米。截至1月3日8時,黃河山東段共拆除影響淌凌的浮橋32座。
山東省黃河防汛辦公室監測顯示,截至1月3日8時,黃河山東段共封河34段158.76公里,冰厚3厘米至17厘米,封河上界位于濟南槐蔭區楊莊險工,封河長度比2日增加3.76公里。
根據監測,黃河山東段東明高村以下河段淌凌,淌凌密度為5%至30%,冰塊面積一般為0.5平方米至50平方米,最大60平方米,冰厚1厘米至3厘米。
山東省黃河防汛辦公室預計,未來幾天山東氣溫將略有回升,黃河山東段凌情發展將有所減緩。
2010年12月16日,黃河山東段河口河段出現這個冬天的首次封河。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黃河山東段封河長度逐漸增加。凌汛是黃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黃河部分河段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區,每年封凍、開河存在時間差,冬春時期,受冰封影響,易出現汛情,對沿岸居民構成威脅。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