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證網訊 上周(截至11月26日)大連大豆期貨低位震蕩運行,主力合約a1109周一(22日)開盤4281元/噸,周內最高4413元,最低4280元,26日收盤4318元,較之前一周(截至19日)收盤下跌44元。
國內豆類基本面偏空,大豆、豆粕以及油脂的供應較為充足,并且國家近期將開始投放大豆、植物油,進一步增加豆類上漲壓力。而預報顯示,11月份中國進口大豆到港量仍將維持高位,可能超過500萬噸。同時,國內調控氣氛偏重,市場擔心可能會進一步采取加息等抑制流動性過剩的政策,這也影響到市場買盤。盤面看,大連大豆表現強勢,但在國內商品空頭氣氛尚未消散的情況下,調整格局可能還將延續。
美盤方面,美盤近期反彈有序,自11月22日后期價連續拉升,外強內弱格局明晰。目前來看,國內市場對豆類消費需求保持增長態勢,而國內油脂企業加工能力也逐年擴張。市場機構預測,2010/11年度中國新增大豆壓榨產能預計將超過1,100萬噸,初榨產能
接近1億噸。市場普遍預測新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將超過5500萬噸,美國農業部11月預測新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可能將達到創紀錄的5700萬噸。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1-10月中國大豆進口4,390萬噸,同比增長25.8%,其中10月進口量為373萬噸,相比上月減少91萬噸。從數據來看,10月份進口大豆數量環比出現下降,但同比依然強勁增長,并且全年進口數量保持上漲的格局。
基本面上,南美地區的糟糕天氣不僅令CBOT投資者擔憂,且令當地機構倍感憂慮,阿根廷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稱阿根廷10/11年度大豆產量預計在4950萬噸,低于其他分析機構的預估數值,盡管今年阿根廷種植面積再創新高,但是近期受拉尼娜天氣影響明顯,很可能會低于去年的產量,而羅薩里奧交易所更是將預估值調低至5000萬噸以下,顯示了悲觀預期。而巴西方面,近期巴西主要大豆種植區有少量降雨,利于大豆播種及生長,但是南部地區較為干燥,對大豆生長不利。除了南美天氣隱患將會刺激國際大豆價格堅挺以外,目前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市場的調控政策不會影響其旺盛需求,交易商對于最新一期的周度出口數據均持看好態度,預計截止到11月18日當周,美豆10/11年度凈銷售在100-125萬噸之間。國際市場上的基本面狀態仍舊偏向利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