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8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牛市尚未終結 豆類有望企穩回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1-26 11:0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雖然當前商品市場行情因愛爾蘭債務問題和中國政府調控物價的影響尚未企穩,但具體到豆類市場而言,未來在豆類市場基本面利多的支持下,豆類尤其是連豆期價將逐步企穩并回升。
      通脹PK政策緊縮
      毋庸置疑,令本輪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的緊縮政策及相關調控預期。11月10日,中國央行宣布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時隔9天之后,中國央行再次宣布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 個百分點。目前,加息預期則一直“困擾”市場。與此同時,通脹調控的行政手段層出不窮。11月8日,國務院第一次在糧食購銷問題上發出“急電”,要求對秋糧購銷工作進一步“加強管理”;11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穩定物價政策措施,首提臨時性價格干預;11月21日,國務院出臺16項措施穩定物價;11月24日,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同時出臺調控監管舉措,商品期貨日內開平倉全面進入雙邊收費階段。
      然而,通脹由來已久,穩定物價也非朝夕之功。“控通脹”一時也很難替代“保增長”而成為我國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筆者認為,政府緊縮政策的密集出臺,體現了“控通脹”任務的緊迫性不假,但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打壓物價,而在于打壓投機炒作之風。時間窗口一過,農產品的價格還會回到由自身基本面主導的市場行情中去。
      全球大豆市場:“中國需求”與“南美產量”
      中長期而言,全球大豆市場的供需格局依然能夠支持豆價。這里除了從全球大豆供給偏緊,即庫存消費比偏低考慮外,“中國需求”和拉尼娜天氣對南美大豆產量的不確定影響將會給市場提供較好的炒作題材。
      現階段中國已經是美國的第二大農業出口市場和第一大大豆出口市場,因此,對美豆而言,“中國需求”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盡管還缺乏實實在在的“話語權”.據美國農業部大豆出口銷售報告上的數據統計分析,美豆出口銷往中國地區的占比將連續兩年超過60%,其中 2009年占比為61.23%,今年前10個月占比為60.84%.《油世界》稱,2010/2011年度,中國進口將占全球大豆進口量的約57%.
      在美國農業部11月9日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中,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數據都有明顯提高。其中,巴西的大豆產量調增至6750萬噸,上期預測為6700萬噸,阿根廷的大豆產量調增至5200萬噸,上期預測為5000萬噸。也就是說,南美大豆產量不容有失,先前雖然對拉尼娜天氣有所警惕,但還是做了相對樂觀的估計。然而,從最新的情況來看,拉尼娜氣候對巴西和阿根廷的影響似乎都有所加大。
      整體來看,“南美天氣”和“中國需求”是支撐美豆的兩大基石。
      國內大豆市場:供給偏緊與產業政策
      根據美國農業部提供的數據,由于預期進口量不斷提升,中國國內大豆庫存消費比環比連續增加,最近3個月的數值分別為20.18%、22.89%和23.91%.不過,即便如此,該指標還是處于相對的歷史低位,在國內大豆消費水平快速飆升和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的背景下,豆類市場的安全系數偏低。《油世界》最近預估,中國在今年10月明年9月的大豆壓榨量將同比跳增600萬噸至5340萬噸。
      長期來看,國內油廠壓榨利潤水平能夠較好的反應市場需求狀況。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隨著近期豆油、豆粕價格的大幅跳水,廠商壓榨利潤明顯下降。11月上旬,市場大幅下跌之前,國內大豆壓榨利潤最低是在黑龍江地區,但也達到了275元/噸的水平,而部分地區進口大豆壓榨利潤最高已經在400元/噸以上。目前,上述地區的壓榨利潤已分別降低至50元/噸和150元/噸左右。不過,冬季是中國傳統的油脂消費旺季,且養殖業繼續回暖,飼料消費比較旺盛,廠商的采購積極性并沒有受到太大打壓,預計大豆期價繼續上演季節性上漲行情的可能性偏大。
      從國內豆市來看,國家今年的臨時收儲新大豆價格為每噸3800元,按照以往經驗,這個價位也基本上就是豆價的底部,豆價越是接近這個位置,投資者做多的信心越足。從本周開始,政府將陸續安排一定數量的食用植物油、大豆投放市場,從政府的調控決心和實際調控能力考慮,短期內投資者必須警惕。
      綜上所述,豆類的供需基本面依然偏多,“中國需求”和“南美天氣”是兩個較大的支撐力量,同時連豆期價在第四季度一般也都會走出比較明顯的季節性上漲行情。但是,短期來看,上述基本面可能會繼續為政策讓路,建議投資者待政策明朗、市場出現明顯的止跌企穩走勢后,再布局中長線多單。(王艷南 王其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21: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富川| 东丰县| 政和县| 玛多县| 巩义市| 江城| 台江县| 辽中县| 南丰县| 桃园县| 铅山县| 闵行区| 手游| 颍上县| 留坝县| 嘉峪关市| 黔江区| 舟山市| 罗定市| 布尔津县| 东乡县| 稻城县| 曲阳县| 衡东县| 巫溪县| 华蓥市| 曲水县| 云南省| 十堰市| 长宁区| 浦县| 北宁市| 自治县| 阜宁县| 随州市| 靖州| 汕头市| 晋宁县| 科技|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