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母)由于在妊娠后期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營養,產后處于生理病態。表現為產后的最初幾天里乳房水腫,乳腺及循環系統的機能不正常。有的奶牛飼養戶為了多掙錢,不顧奶牛的健康而大量擠奶,結果非但沒能給奶牛一個身體恢復的機會,反而使母牛血鈣轉入奶中,造成機體缺鈣,從而引發其產后癱瘓或酮尿癥等。科學的方法是在母牛產犢后的5天內嚴格控制擠奶量,減少擠奶次數,供給其高能量,適口性好的飼草和充足的飲水,以達到增強母牛體質,提高日后產奶量的目的。
母牛產后第1天,擠奶量控制在能夠滿足犢牛應用即可。
母牛產后第2天,擠奶量控制在其日產奶量的1/2以下。
母牛產后第3天,擠奶量控制在其日產奶量的2/3以下。
母牛產后第4天,擠奶量控制在其產奶量的3/4以下。到母牛產后第5天,若母牛體質恢復好,食欲正常,可將其所產的奶全部擠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