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guyang.jpg (30.3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0-11 15:15 上傳
蒙古羊是我國分布最廣的綿羊品種,原產于我國內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現在東北、華北及西北各省均有分布,可分牧區型和農區型,是我國三大粗毛羊品種之一。蒙古羊耐粗飼,適應性強,具有突出的抓膘能力,冬季可扒雪吃草,抗病力強和其它羊品種相比,飼養成本低。其體型和體重因所處的自然生態條件不同而有較大差別。
一、外貌特征
蒙古羊由于分布地區廣,各地的自然條件差異大,體型外貌有很大差別,其基本特點是體質結實,骨骼健壯,頭形略顯狹長,鼻深隆起,背腰平直。被毛白色居多,頭、頸、四肢有黑、黃褐色斑塊,公羊多數有角,母羊多無角或有小角,耳大下垂。頸長短適中,胸深,肋骨不夠開張。短脂尾,尾的形狀不一,尾部脂肪秋冬肥大而春季瘦小。
二、生產性能
各地差異較大,如分布在內蒙中部地區的成年蒙古羊,體重平均成年公羊為69.7kg,成年母羊為54.2kg;而分布在甘肅省河西地區的,成年公羊平均為47.40kg,成年母羊為35.50kg。剪毛量,成年公羊為1.5~2.2kg,成年母羊為1.0~1.8kg,凈毛率77.3%。屠宰率為50%左右。繁殖力不高,每年一般產羔一次,雙羔率3~5%。蒙古羊毛被屬異質毛。一年可剪毛兩次,成年公羊年剪毛1.5~2.2公斤,母羊1.0~1.8公斤。春毛毛叢長度6.5~7.5厘米,凈毛率平均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