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387|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國奶業發展的現狀及規模化之路分析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7-9 08:54: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國家奶牛養殖規模化政策引導和支持下,近年來我國奶業規模化發展勢頭良好。但近日在內蒙古、黑龍江、廣東等地調研發現,受先建設后補貼、地方政府扶強不扶弱等因素影響,部分散養戶奶農卻被擋在規模化門檻之外,難享奶業規模化發展成果。
    專家提醒,要避免奶業規模化變成“奶農退出化”,宜結合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富民經濟理念,實施“規模化富民”戰略,把奶業打造成真正的富民產業。

    針對部分奶農難以跨越規模化門檻這一現象,有關專家表示,在實現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切勿過于追求速度,要注意保障好散戶奶農的基本收入,妥善解決奶農退出和后續產業的接續工作,避免個別企業損害奶農利益,引發社會問題。

    農業部全國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峰表示,雖然我國奶牛養殖規模化步伐不斷加快,但目前我國仍有60%的奶牛由存欄量在20頭以下的小規模戶飼養,因此我國奶業規模化任重道遠。

    政府補貼亟需平衡合理
    從農業部全國奶業管理辦公室了解到,從2009年起,國家每年安排5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和小區建設。目前,國家已累計扶持1946個奶牛養殖場和小區,組織創建奶牛標準化示范場410個。國家的補貼力度這么大,為何許多奶農仍無法進入規模化門檻?
    據了解,在規模化牧場發展上,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盡快實現規模化比例,采取了“扶強不扶弱”的政策。補貼機制倒掛,先進行規模化建設,驗收后才給補貼,這讓本就缺少資金的散戶奶農無法享受到國家補貼政策。
    黑龍江省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張毅力介紹,能享受到規模化補貼的牧場或小區是有高門檻的。2008年開始,黑龍江省對養殖規模在200頭以上的養殖場、區給予50萬元~80萬元的補貼。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共補了236個養殖場、區。2011年享受補貼的場、區門檻提高到300頭奶牛,達到補貼標準的場、區大約有84個。
    除了補貼門檻以外,黑龍江省在補貼政策上,還傾向于乳品企業優先,原因是要鼓勵乳品企業自己建設養殖基地,優先支持地方品牌經營。黑龍江省要求飛鶴、完達山、搖籃、龍丹等地方品牌企業自建規模化牧場的比例不低于30%,因此這些企業都得到了一些補貼。
    據張毅力介紹,黑龍江省對用于規模化牧場的全混合日糧攪拌機,補貼了近5000萬元,也是按照“誰買給誰補”的原則,基本上都補給了牧場。由于機械化榨奶機等補貼全補給了當地一個大企業,企業在領補貼時,負責監管資金的人員甚至不敢簽字。

    黑龍江省雙城市畜牧局副局長霍志宏說,在規模化問題上,奶農除了缺少資金和土地外,組織化程度低也是一個制約因素。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業分析師宋亮說,我國大中型規模化養殖場平均收益率高達15%~30%,而養殖散戶平均收益率僅為5%。由于缺乏現代化組織、管理機制,不少奶農很難有效地被組織起來進行規模化養殖,享受規模化發展帶來的收益。
    奶業“規模化”不應操之過急
    針對部分奶農難以跨越規模化門檻這一現象,有關專家認為,奶業規模化不應將奶農這一養殖主體排斥在外,各地應結合中央“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富民理念,以規模化為契機,實施“規模化富民”戰略,將奶業打造成為真正的富民經濟。
    業內人士認為,散養戶逐步退出是規模化進程中的一個現象,但必須弄清楚奶農因何退出,尤其要避免短時間內大量奶農同時退出。國家現代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說,從行業發展趨勢看,隨著規模化的不斷推進,部分奶農退出奶牛養殖環節已成為趨勢,但與此伴隨的應是另一部分奶農實現了規模化養殖,而不是奶農全部退出。
    值得警惕的是,對當前存在的奶農退出現象,部分基層管理干部認為“理所當然”。黑龍江省一位基層畜牧局干部說,奶牛不適合散養,奶牛養殖又是畜牧業中要求最高的行業,因此,奶牛養殖應是有錢人的行業。
    據了解,從當前的形勢看,相比于扶持奶農,各級政府扶持大企業效果更為明顯也更省事,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動奶農規模化發展上組織乏力,個別地方甚至還出現畜牧主管部門利用國家的扶持政策進行權力尋租的現象。
    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培育奶農并逐步規模化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地方政府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為民心”,采取三大措施實施規模化富農:

    一是在規模化道路上,國家的規模化政策和資金應該向奶農傾斜,努力解決奶農發展規模化養殖面臨的資金困難,為其提供融資等方面的幫助。

    二是地方政府加大對奶農規模化養殖的組織力度,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推動奶農組建合作社、聯社等組織。

    三是加強產業鏈建設,讓奶農參與到產業鏈的多個環節中。

    國家奶牛產業科學家高民說:“地方政府應加大產業鏈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將奶農吸收轉變為產業工人,進入配套產業,使一個產業帶動一批人致富。”在實現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切勿過于追求速度,要注意保障好散戶奶農的基本收入,妥善解決奶農退出和后續產業的接續工作,避免個別企業損害奶農利益,引發社會問題。
    草地廣闊但產草少以及耕地資源稀缺的現狀,也決定了我國奶業發展過程中規模化牧場不可能完全代替散戶奶農,在借鑒以大型規模化牧場為主的北美模式的同時,也應配合考慮集約化家庭牧場的歐洲模式的必要性。中國奶業的現代化不能簡單等同于奶業的規模化,散戶奶農的專業化、合作化之路也是我國奶業健康發展題中應有之意。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2-9-4 15:28:0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的奉獻  非常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2-9-4 15:29:0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的奉獻  非常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2-9-4 18:23:20 | 只看該作者
    新來的  報道一下   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7: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强县| 凤冈县| 贡嘎县| 康保县| 昌图县| 日土县| 南投县| 山西省| 苍山县| 台北市| 乌审旗| 长海县| 绍兴县| 凌海市| 柘荣县| 余江县| 垣曲县| 青铜峡市| 遵化市| 丽江市| 花莲市| 内黄县| 武功县| 通榆县| 阳春市| 赤壁市| 新田县| 双牌县| 昭平县| 建始县| 景洪市| 东兴市| 晴隆县| 宜川县| 库伦旗| 民权县| 道真| 莲花县| 乐山市| 芜湖市|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