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瘡是羔羊感染口腔病毒引起的,病期一般為1~2周左右。羔羊口瘡是一種以羔羊口腔內外潰瘍、化膿、結痂等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山羊羔的感染率極高,綿羊羔次之。此病的傳播速度快,常表現為群發性流行,對羔羊的危害極大。
1.發病誘因
①羔羊出齒期間,牙床的破潰是造成感染發病的主要條件,由于牙齒生長、牙床部有痛癢現象,羔羊亂啃亂舔,往往使羔羊口瘡廣泛傳播;
②病羔和健康羔羊共同使用飼槽、水槽等,相互感染發病;
③一個有口瘡病的羔羊在母羊圈內偷奶,也能引起這一疾病流行。
2.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在嘴唇邊緣、口角部、鼻孔下緣出現小結節,幾天后由于炎癥發展,結節腫大,破裂后形成潰瘍,面上有一層褐色硬痂,唇部腫脹。以后,齒齦、上顎、口腔、舌部也發生炎癥,出現紅腫、潰爛、齒齦腫脹一般比較突出,腫脹表面覆蓋一層灰白色粘膜,致使口腔不能閉合,病羔因而不能吃奶。
3. 預防
①因羔羊口瘡是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必須加強防疫措施,保持圈舍及用具的清潔衛生,消滅疫源。
②發現病羔后立即單獨飼養,對原有圈舍用具進行消毒。
4.治療:
高熱混感康(每公斤體重0.1-0.2ml,重癥每公斤0.2m)
6小時明顯見效,癥狀明顯減輕,
無名高熱,頑燒不退特效藥
小反芻獸疫特效藥、豬混合感染特效藥
進口成份、無任何耐藥性
兩天無效、全額退款
具體詳情可致電:15315260289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