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臺灣通過規范飼養和嚴格管理讓“速成雞”成為“安全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1-7 08:5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陸最近發生的問題“速成雞”事件引發社會對雞肉安全的普遍關注,那么作為雞肉“消費大戶”,臺灣是如何管理雞肉品質的呢?新華社駐臺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綜合此間專業人士的介紹,依照有關國際標準,白肉雞品種的養成大約需40天,因此所謂“速成雞”的問題并不在于生長天數,而在于品質的管控。

      臺灣養雞協會秘書長馮誠萬說,大陸此次發現問題的雞是源自美國的白羽肉雞。而依據臺灣飼養業的標準,白羽雞一般只需飼養35到38天就能進入市場,時間甚至還短于大陸所謂“速成雞”的45天。雖然“速成”,但臺灣的雞肉卻經得起臺灣食品衛生管理機構的檢驗,也一直令島內消費者放心,其主要原因就是科學飼養。

      馮誠萬說,臺灣通過科學育種培育出生長迅速的雞種,而先進的飼料配方能夠準確地控制白羽雞每天的成長重量及成長時間,飼養場的溫度、濕度和光照也控制在最適合雞生長的條件。

      同時,臺灣對于雞肉制品有一套較為嚴格和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在肉雞出售前3天進行藥物殘留檢測,以及建立產銷履歷及品牌驗證制度等。

      臺灣動植物防疫檢驗機構藥品科科長劉雅方告訴記者,以集約化飼養業中必不可少的抗生素為例,飼養業者給雞用藥后須等停藥期過后,也就是藥物代謝完成后才能將其送往屠宰廠,以保證藥物殘留控制在標準值內。

      生長激素則是臺灣養殖業禁止使用的。劉雅方表示,臺灣的雞種生長周期已經很快,沒有必要再添加生長激素,臺灣有關主管部門迄今也尚未在臺灣市場上的雞體內發現生長激素殘留。

      據馮誠萬介紹,因為價格昂貴(1毫升需要幾千元新臺幣),生長激素在臺灣的養雞業也沒有市場。

      “只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科學飼養,加上嚴格的品質管理,就不會出現雞肉品質問題。”馮誠萬說。

      來源:中國畜牧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22: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正阳县| 名山县| 衡水市| 新竹市| 邛崃市| 临夏县| 绍兴县| 襄垣县| 汝南县| 怀化市| 嵊州市| 澜沧| 南雄市| 卢氏县| 龙江县| 杭锦旗| 莱阳市| 金昌市| 屯留县| 镇赉县| 孟州市| 三明市| 湘潭县| 乡城县| 榆社县| 拉萨市| 射洪县| 博爱县| 峡江县| 扶风县| 巢湖市| 加查县| 荔浦县| 香港 | 龙游县| 漳州市| 瓮安县| 伊金霍洛旗| 湖南省|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