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789|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美國罕見大旱 玉米價格飆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9-20 18:1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玉米乙醇被推上風口浪尖  美國在全球糧食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玉米、小麥、大豆產量和出口量均位列全球前茅,而今年夏季以來美國50多年來的罕見旱災直接導致糧食產量銳減。這更是讓本已飽受爭議的玉米乙醇再次腹背受敵,美國力推玉米乙醇的做法也被置于風口浪尖。
      “要糧食還是要燃料”爭論升級
      受大旱影響,3個月內,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貨價格飆升了50%,攀上歷史高位,甚至一度突破8美元/蒲式耳(1噸玉米=39.37蒲式耳)。美國農業部9月12日發表報告,預計今年美國玉米產量達107.27億蒲式耳,較去年產量下降13%。
      美國玉米產量的40%用于生產乙醇,乙醇提供了美國汽車燃料的8%。大旱使美國國內圍繞“要糧食還是要燃料”的爭論再次升級。支持和反對玉米乙醇的爭論,讓愛荷華等農業州(它們受益于玉米價格上漲,其中一些州可能在大選中起到關鍵作用)與德克薩斯等畜牧業州(認為乙醇正推高其投入成本)形成尖銳對立。
      上個月美國畜牧業、家禽養殖業和飼料行業的19個組織上書美國環保署,呼吁豁免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RFS)項目中規定的今年剩余燃料乙醇強制添加份額,并減少明年的部分強制添加份額,以應對美國玉米行業遭遇半世紀以來最大幅度的減產,從而降低玉米價格的漲幅,保護畜牧養殖行業的利潤。環保署須在11月中旬前做出決斷。
      美國玉米出口量占到全球玉米交易量的40%。從國際輿論看,近期,法國、印度等G20成員國,也相繼表達了對美國乙醇政策的擔憂。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警告稱,美國國會應立即暫停“40%的玉米生產量用于乙醇生產”的指令,以避免糧食危機。
      美乙醇生產商承壓
      出于擺脫石油依賴以及加強環境保護的雙重考慮,美國1990年通過《清潔空氣法案》,要求燃料公司在全美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銷售更清潔的混合燃料即新配方汽油和混合無鉛汽油;2007年又通過《可再生燃料法案》,規定使用可再生燃料,給予生產商每加侖乙醇0.45美元的補貼,且農業州免征貿易稅。經過多年發展,玉米乙醇在美國已成為具有競爭力的燃料,鑒于此,去年美國取消了對玉米乙醇每年高達60億美元的政府補貼。
      受近期世界玉米價格高漲影響,美國幾個主要生物乙醇生產商調低了乙醇的生產量,以應對玉米價格波動給生產帶來的原料成本壓力,生物乙醇價格也隨之出現上漲。據美國可再生燃料協會稱,美國共有200多家生物乙醇工廠,受玉米價格大漲的影響,許多工廠為減少虧損已選擇停產或限產乙醇。
      普氏能源資訊美國石化市場副主編沙米克·高希對本報記者稱:“干旱對乙醇價格的更直接影響是利潤的減少。根據普氏能源資訊監測,一家典型的美國中西部干磨乙醇廠的乙醇生產利潤在6月份曾達到13.12美分/加侖的低位。因此,美國的幾家乙醇廠采取停產措施,直到市場狀況出現了好轉。”
      根據可再生燃料標準,2012年美國乙醇添加量為132億加侖,2013年為138億加侖。在2012年剩下的4個月中,尚有56億加侖未完成。“根據我們的調研,在過去7周中,由于玉米價格飆升擠壓了乙醇的利潤空間,乙醇產量下降了8%。未來情況可能更會更糟,剩下的4個月中,也就是能完成30億加侖的乙醇生產。”美國普渡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華萊士E·泰那對本報記者表示:“不過從最近幾周來看,乙醇價格仍低于混合無鉛汽油25-40美分,其競爭優勢還是存在的。”
      泰那提供的數據顯示,自6月中旬以來,美國玉米乙醇的價格每加侖上漲了60美分至每加侖2.6美元,漲幅為27%,或將繼續上漲。由于汽油中添加了10%的乙醇,如不計原油漲幅,這意味著每加侖汽油將提價6美分。另據美國汽車協會表示,7月全美平均汽油價格上漲了16美分至每加侖3.45美元,創下該月歷年來最大漲幅,其中4美分由乙醇“貢獻”。
      中國玉米乙醇現狀
      2009年中國成為玉米凈進口國,年進口玉米量不斷增加。據荷蘭合作銀行日前報告預測,2012/13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國的玉米進口量可能從本年度的500萬噸左右增至700萬噸;而美國農業部則預計2012/13年度中國的玉米進口量將減少60%,為200萬噸。受到美國以及全球其他地方旱情影響,玉米價格勢必呈上揚態勢。
      目前中國生物乙醇的80%是糧食乙醇(主要是玉米和小麥),非糧乙醇很少。那么玉米價格上漲,對中國乙醇生產影響幾何?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生物質能專委會秘書長肖明松給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玉米轉化為乙醇的成本大概是3.2噸轉化為1噸乙醇,現在玉米價格大概每千克兩塊錢,再加上加工成本1000元,生產1噸玉米乙醇僅成本就要7000多元,乙醇企業的成本壓力在增大。“不過,如果玉米乙醇加工后剩下的高蛋白余料利用得好,還是能帶來一定收益的。”在肖明松看來。
      安迅思成品油分析師梁丹告訴本報記者,作為國家指定的乙醇項目生產企業,由于國家對乙醇生產企業一直有補貼,其補貼政策與價格制定公式影響著這些企業的盈虧狀況,以包括河南天冠在內最主要的5家乙醇生產企業為例,其已從初期虧損轉為目前的微利狀態。
      針對中國玉米乙醇的產能會否進一步擴大的問題,肖明松和梁丹給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玉米乙醇擴產的可能性不大,國家把這個口給堵上了,產量不能盲目增長,其實從國家今年下調對玉米乙醇的補貼至500元/噸上就能看出,玉米乙醇不可能呈現集體擴張。只能按照發改委、財政部的規劃來執行。”肖明松表示。
      梁丹也表示:“現在中國只有10個省份使用乙醇汽油,最近幾年乙醇汽油擴展很慢,2008年之后沒有新的省份加入。現在只有中石化和中石油(8.78,0.00,0.00%)有定點采購生物乙醇的資質。據安迅思的調查數據,中國目前最主要的5家乙醇生產企業,2010年總產量是182.5萬噸。目前尚未打算繼續擴張,4-5年內燃料乙醇還沒有新的規劃。”
      中國進口的玉米會否用于乙醇生產?肖明松認為“不可能”,因為現在中國進口的玉米都是有方向的,生產玉米乙醇的企業除非有進口能力,否則基本都是國產的玉米。
      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未來重點發展非糧食燃料乙醇,并努力實現纖維素乙醇的產業化。今年4月國家調整了生物燃料乙醇補貼政策,2012年度以糧食為原料的燃料乙醇補助標準為500元/噸,以木薯等非糧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補助標準為750元/噸。上述政策足見政府發展非糧乙醇的決心和努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2-9-21 08:30:40 | 只看該作者
    咱們中國是糧食出口大國,為什么會受到美國的影響呢? 搞不清楚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2-9-21 09:16:08 | 只看該作者
    冬天的太陽1 發表于 2012-9-21 08:30
    咱們中國是糧食出口大國,為什么會受到美國的影響呢? 搞不清楚額。

    因為中國的糧食沒有定價權,玉米、大豆、糧油等等都不是中國人說了算,四大糧商控制了中國人的飯碗,中國糧食企業的長子,中糧集團,很不給力,現在也只能搞搞牛奶、搞地皮、賣房子,賺點外快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8:1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灵宝市| 民和| 卓尼县| 泸溪县| 饶阳县| 福建省| 贵州省| 哈巴河县| 吴川市| 永登县| 阿鲁科尔沁旗| 龙山县| 内江市| 阜康市| 修水县| 嘉义市| 修水县| 永和县| 鸡西市| 洛扎县| 临沧市| 房产| 任丘市| 成都市| 正安县| 峡江县| 龙井市| 昌吉市| 周口市| 克东县| 隆德县| 偏关县| 县级市| 沽源县| 辉县市| 定结县| 离岛区| 滦平县| 明光市|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