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綠色和諧產業鏈,伊利集團正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日前伊利股份發布的2010年三季度財報,給這一轉變送上了精彩的答卷——三季度業績公告稱,伊利股份2010年1-9月的營業總收入達到235.25億元,同比增長22%。同期,取得凈利潤5.63億——這一數字超越伊利2008年奧運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總和,再次創造了中國乳業發展的歷史新記錄
受益“綠色產業鏈”戰略,伊利集團已然代表了中國乳業未來十年的發展新方向。作為行業內“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的首倡者和踐行者,伊利率先拉開了低碳經濟的大幕,其“綠色產業鏈”戰略是乳業歷史上第一次用企業的經營思路引領和推動行業共治的發展戰略,通過確立綠色標準、生產綠色產品、引導綠色消費,進而實現全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全面可控——綠色生產
在乳制品行業的產業鏈條體系中,上游有近千個大型牧場,數百萬奶農;每年數百億個包裝,銜接著包裝材料供應商;下游則是遍及全國的賣場和數億消費者。如何使產業鏈條的結構更加優化,使資源整合更加充分,使資源效用更加突出,是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
在整合產業鏈的過程中,伊利努力構建了從奶源基地到生產、包裝材料、產品、物流、消費等各個環節的綠色產業鏈模式
為確保每一個環節的品質的統一、安全,伊利制定多個統一管理制度和日常監督機制,推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三全”質量管理體系,對生產過程實施嚴格的技術監控。目前,伊利針對原料奶的檢測達到了117項;涵蓋原輔材料、包裝材料檢驗檢測達到了899項,遠超國家現行標準。與此同時,伊利集團已經實現了物流配送GPS無縫跟蹤及產品全程的可追溯,每一包伊利產品都可以通過包裝上的條形碼追溯其奶源及生產加工環節的所有細節,以此確保伊利產品的100%健康合格
物流運輸環節,伊利也采取很多措施,實施精確管理,不僅做到安全也力求低碳環保。例如為縮短運輸時間,減少周轉環節,伊利集團開通了呼和浩特到南方各大城市的“五定班列”,即定起點、定終點、定時間、定路線、定產品的物流配送模式,改變了以往乳品行業運輸時間長、無法監控產品運輸全過程的弊端。此外,隨著伊利產品冷藏運輸量逐年增加,近年來,伊利新增了海洋運輸、分倉建立等物流方式,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資源的損耗
持續提升——綠色產品
堅持“綠色產業鏈”,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伊利收獲了巨大成功。目前,伊利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同時作為最適宜亞洲消費者飲用、低乳糖牛奶的創新產品———營養舒化奶相繼獲得一系列國內外大獎,成為惟一一款在“全球乳業大會”和“世界食品科技大會”上同時折桂的中國乳制產品。而最令伊利自豪的是,今年4月,伊利“暢輕”酸奶獲得國際乳品聯合會頒發的最具含金量獎項———“2010年IDF功能乳制品創新金獎”。這是中國乳業品牌首次憑技術創新在全球乳業大會上獲金獎,這不僅提高了伊利、也提高了中國乳業在世界乳業技術創新中的地位。
液奶、酸奶、冰品等全線產品銷量的穩健增長,尤其是伊利金典有機奶、營養舒化奶、金領冠奶粉、巧樂茲、暢輕酸奶等明星產品銷量的全面上漲,進一步夯實了伊利“全能冠軍”的絕對優勢,證明了消費者對“綠色產業鏈”的由衷支持。
資源配置階段的“生態保護”、生產過程的“綠色低碳”、行業發展的“穩健規范”,正生成伊利綠色、和諧的產業鏈條和全產業鏈經營的新型商業模式。而伊利正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注重內涵、厚度發展”的實際行動,加速轉變發展方式,為中國乳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伊利“綠色生產鏈”的提出和踐行,反映了企業對行業發展的探索和實踐。未來企業的發展,應該在追求效應與承擔社會責任中求取平衡,伊利給行業發展提供了樣板!
本文來源:食品科技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