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2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前豬病流行特點及防控對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3-15 10:0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前豬病流行特點及防控對策
    隨著養豬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動物、動物產品的頻繁流通,豬病的發生變得越來越復雜,一些疫病屢控不止,時起彼伏,豬病多發和難于治療,已經成為廣大養豬戶十分頭痛的難題。如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綜合癥等越來越多,豬越養越難養,豬病越來越不好治療,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有沒有可行的治療辦法?
    一、當前豬病流行特點
    1、豬群的流行特點。表現四大癥候群:高熱、呼吸困難、繁殖障礙、腹瀉,這四大癥候群有的病原是交叉的,有的是非交叉的。
    從傳染源病原上來講,主要是豬瘟、藍耳病、圓環病毒、偽狂犬、副嗜血桿菌、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等。從傳染的來源來看,主要是外源性疫源為主,但是內源性疫源呈明顯上升趨勢。從空間分布情況看有一定的差異,其中華南、華中、華東較高,西北、東北、內陸發啊并相對較低。
    2、疫病流行沿交通網絡分布,沿交通干線傳播。疫病的傳播有明顯的方向性,每年都是從沿海地區華南、華中、華東逐漸向內陸發展。傳播時間順序:比如每年進入安徽是4月下旬~5月上旬,結束在7月底~8月初。進入河南7月下旬~8月上旬,進入山東在8月上旬~11月底結束。
    3、流行態勢逐漸轉化:從區域暴發逐漸轉為點狀散發,點多面廣。強度減弱,發病率低,死亡率低。
    (1)中小規模發病率高,規模化養殖場發病率低。
    (2)哺乳、斷奶仔豬發病率高,種豬、育肥豬發病率低。
    (3)臨床呈現多種疫病感染復雜的現象。
    (4)沒有種間差異時間分布、周期性、季節性。
       ①逐漸打破了季節性發病特點,冬季下雪時照樣發病,呈現四季分布的狀況。
       ②呼吸道綜合癥候群呈長期趨勢。
    二、豬病流行病因分析
    1、引種攜帶隱性病原
    近年來,我國養豬業發展迅速,從國外引進種豬數量顯著增加,上世紀 80年代末期開始,先后從美國、丹麥、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養豬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引進了大批種豬,對我國瘦肉型豬的品種改良起了很大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監測手段而且配套措施不力,甚至與制度上的缺陷(如通過隔離檢疫,檢測的陽性豬被撲殺,其他豬被放行,實際上,被放行的豬是假定健康豬)一些危害嚴重的疫病(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偽狂犬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環狀病毒、豬萎縮性鼻炎等)帶進了國門,給養豬生產者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2、抗病性能在育種選育中被忽視
    長期以來,我國豬優良品種(品系)的選育工作的開展一直致力于生產、繁殖性能和胴體品質,取得了可觀成效。但是在育種方案中所考慮的諸多目標性狀中,幾乎從未涉及個體抗病性能,因此群體抗病性能并未提高。
    3、 飼養規模擴大,構成疫病傳播的有利條件
    飼養總量的增加,使畜禽群體越來越大。易感動物的增多自然容易造成疫病傳播、流行。此外飼養方式的改變,畜禽高度密集,構成疫病傳播的有利條件。
    4、高度發達的交通運輸業,成為傳播豬病的載體
    交通運輸的發達,各地市場活躍,商品交易頻繁,畜產品(活畜及產品)流通范圍不斷擴大,由于沒得到有效監管,使疫病隨畜禽及產品傳播。據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李曉成報道,2008年1~8月對東北、華東、華南、華中四個區域進行監測,包括13個省,630個縣市區,發病豬群2881群,檢樣總數4687份。通過檢測發現,疫病的發生與貨物的運輸大通道有密切關系。其中,華中和華南情況比較嚴重,然后是華東,最后是東北。所謂“高熱病”的發生也是以交通網絡分布,沿交通運輸干道傳播。在交通干線5千米以內的豬場發病率占63.28%,5千米以外的占26.5%,差距是比較明顯的。
    5、生產發展與管理水平不同步
    我國畜牧生產的數量已達到或超過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但由于生產方式以散戶和小規模養殖為主體,給實行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有關法律法規未能嚴格實施,一些管理制度盡管已經建立,但實施起來有很大的困難。微觀上,養殖戶的技術水平、文化素質以及法律意識等未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雖然采用先進飼養方式,但管理制度、衛生防疫條件未跟上,疫病檢疫、監測不嚴格,導致疫病的不斷發生。
      三、 防控對策
        當前豬病是許多病因混合或協同感染和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控制混合感染比控制單一病原更困難,一種疾病的控制可影響其他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重點應放在容易控制的病原上。預防疾病發生的關鍵是自繁自養,加強飼養管理,根據本場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和嚴格消毒制度。引種時要遵照嚴格的檢疫程序,從非疫區引入。應采取綜合措施,即改善飼養管理、免疫接種、藥物防治等,其中管理因素對該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1、正確診斷病因,確認豬病的種類和發生規律
        在豬病眾多而復雜的情況下,正確診斷是預防和控制疾病的首要任務,查明病因是對病施治的前提。必須根據疫病流行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實驗室病原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做出病因判斷。這樣才能找出疫病發生規律、疫病的種類、分清主次,提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常見的問題是實驗室病原檢測與現場疫情調查脫節,單純根據病原檢測結果常會誤斷病因。
    2、全方位推進生物安全體系
         眾所周知,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是傳染性疾病形成的三個要素。生物安全就是一種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包括全部良好飼養方式和管理在內的預防疾病發生的良好的生產體系。生物安全體系是嚴格的隔離、消毒和防疫,預防病原微生物進入豬群,抑制或降低和消除豬場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形成的危害。建立起防制病原入侵的多層屏障,使豬只生長處于最佳狀態。因此,做好養豬生產全過程的飼養管理,全方位推進生物安全措施,預防豬呼吸道綜合征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3、做好預防免疫接種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根據豬病流行種類和流行特征、豬只日齡、母源抗體水平而定,并根據監測的結果隨時調整免疫程序。對豬場現行的免疫程序進行分析,按照疾病的危害程度排列出本豬場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然后確定疫苗種類、劑型及免疫劑量、次數和時間等,對豬場危害不嚴重或不必要的或現有疫苗防疫效果不好的疫病可以考慮不免疫或少免疫。
    4、建立科學、合理的藥物預防、治療方案
    (1)針對復雜豬病的治療,要貫徹次第施治的原則。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云:“人染沉疴(重病),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臟腑調和,形體漸安,然后以肉食補之,以猛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氣生也。若不得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也。”
    在治療混感重癥患豬時,多是先對患豬改善飼養條件,盡量不打針減少應激,在飲水和飼料中添加代謝調節劑電解質、多維等免疫調節劑黃芪多糖等,讓豬體代謝和免疫功能有所改善后,再針對主要病原用疫苗、用藥,多獲成功。相反,對重癥患豬不現行“扶正固本”,即“以猛藥攻其邪”,大量注苗用藥,其后果是害死許多不該死的豬。
    (2)要貫徹綜合施治的原則。
    ①照顧動物福利實行健康飼養,提高豬體自身免疫功能,這是防病治病的基礎;
    ②減小飼養密度,搞好通風換氣、防暑降溫,創造溫暖、干燥、舒適、衛生的環境;
    ③盡可能少注苗、少用藥,正確用苗用藥,減少對豬體的損害;
    ④盡量減少打針、捕捉等應激;
    ⑤搞好隔離、消毒、病死豬處理、減少環境污染等生物安全工作。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9 收起 理由
    曹錦萍 + 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3-15 11:13:00 | 只看該作者
    文章可以單獨發布。還請樓主補充完整個人資料啊!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1:1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塘沽区| 江孜县| 荥阳市| 同仁县| 屏山县| 巨野县| 洛川县| 墨竹工卡县| 十堰市| 濮阳县| 张北县| 长宁区| 迁安市| 万全县| 铜川市| 汤阴县| 聂荣县| 全椒县| 淳化县| 旌德县| 丹寨县| 临西县| 承德县| 正蓝旗| 乌兰察布市| 安康市| 民乐县| 璧山县| 周至县| 怀化市| 麻栗坡县| 德兴市| 奎屯市| 翁源县| 泾阳县| 青浦区| 望江县| 漳州市| 剑川县| 湖州市|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