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平均豬糧比跌破中央規定的6:1的盈虧平衡點已經有兩周了,最低達到了5.8:1左右。”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邊查詢各地監測數據邊告訴記者,在春節期間農民養豬已開始賠錢了。
記者查詢發改委的歷史數據發現,自去年7月豬糧比價重回盈虧平衡點以上至今,這是首次豬糧比跌破6:1。
此外,統計局昨日(22日)發布的旬度數據也顯示,與一月下旬相比,2月1日至10日在200個主產縣的主要農產品價格變動中,出欄肥豬的降幅最大,達到-4.67%。
“春節期間,全國生豬均價已跌到10.2元/斤左右。”馮永輝表示,這一數據較12月中旬最高價12.7元/公斤相比,跌幅近20%。
由于養殖成本較高,四川省的情況更為嚴重。來自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的數據表明,從2009年9月起,省內豬糧比一路下跌,已從6.4:1跌至今年2月第2周的5.14:1。
另一個養豬大省湖南省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湖南省畜牧局的一位專家透露:“今年的情況比較反常,從春節前生豬價格就不斷滑落,農民又得犯愁了。”
與養殖戶盈利大幅縮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流通屠宰環節的利潤大幅增加。“自繁自養的頭均盈利水平已經從去年底的200元/頭以上跌到目前的-30元/頭左右,但2月初流通屠宰毛利潤卻漲至229元/頭,創近一年來最高點。”馮永輝分析認為,出現春節豬價暴跌至虧損的反常現象,首要因素是病豬擾市,導致出欄量大、出欄集中。“從養殖結構分析,并沒有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因此,決定后市的關鍵還在于豬病的發展情況。”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