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金華市衛生防疫站在金華市區五里牌樓農貿市場內查獲的西瓜子摻了礦物油。福建、河南、廣東、南京等地也發現了“毒瓜子”。
用劇毒氰化物毒殺的“毒狗肉”長期不斷地從江西、湖南等地流入廣東韶關、河源、深圳、珠海、廣州等地。
3月至9月,廣東河源某飼料公司因購買“瘦肉精” ?即鹽酸克倫特羅 生產豬用混合飼料,導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2年
6月21日,金華市衛生局查獲9.5噸的假白糖。樣品中蔗糖成分僅占30%,硫酸鎂成分占30%。
長春市衛生局在位于南關區東嶺南街查處一處用牛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鴨血”的黑窩點,制造假“鴨血”的化工原料一般為建筑或化工用品。
8月16日,漯河市源匯區內陸農貿公司糖蜜加工廠以白糖水加化學試劑鹽酸生產假蜂蜜。
長春市衛生局檢查發現,“荔枝保鮮劑”中含有較高濃度的磷酸根成分。
2003年
1月11日,煙臺開發區衛生執法人員在舒家市場發現有幾家批發商在經營染色五香花生米。開發區3家此類產品加工廠違法使用一種叫“桃紅”的工業用染料浸泡花生進行染色。
從7月上旬開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浙江省衛生監督部門查獲了從嘉興等地流出的48噸含有劇毒氰化物的“毒狗肉”。
12月,廣東省一些海鮮加工廠使用雙氧水浸泡魚翅。
金華市的三家火腿生產企業在生產“反季節腿”時,為了避免蚊蟲叮咬和生蛆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劇毒農藥敵敵畏。
12月14日,媒體披露蒼南縣一批企業在生產“鄉吧佬”等鹵制食品添加有毒化工原料——工業橙。
12月,杭州市場上暢銷的一種碧綠鮮嫩的海帶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來的“毒海帶”,不法經營者采用“連二亞硫酸鈉”和“堿性品綠”等化工原料對海帶進行泡、染加工。
2004年
3月13日,沈陽衛生監督所查處了滿滿7卡車二氧化硫殘留超標近200倍的黃花菜,共計24.5噸,來自祁東,部分來自陜西、福建等地。
4月30日?安徽省阜陽市,由于被喂食幾乎完全沒有營養的劣質奶粉,13名嬰兒夭折,近200名嬰兒患上嚴重營養不良癥。
5月,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的一期“龍口粉絲摻假有術”節目揭露,部分正規粉絲生產商為降低成本,在生產中摻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有致癌成分的碳酸氫銨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5月9日,四川成都新繁、彭州個別生產泡菜的企業使用了敵敵畏、工業鹽等有毒、有害物質生產泡菜。
2005年
2月,在英國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產的產品中發現了被歐盟禁用的蘇丹紅?一號 色素。不到1個月,蘇丹紅事件席卷中國。
4月
湖南省衛生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標識名稱為“正蒙牌黃金搭檔嬰兒奶粉”的產品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不符合有關國家衛生標準的要求,已導致當地一名嬰兒接受入院治療并診斷為營養不良。
5月底,浙江省工商局公布雀巢金牌成長3+奶粉20040921批次碘含量超標。
7月25日,新產薯片冒怪味,調查發現食品包裝袋殘留苯超標,質監部門歷年來對食品包裝袋抽查的合格率僅半數左右,其中有的奶粉袋居然苯超標10倍。
8月,福建、江西及安徽等地出口的鰻魚產品,被驗出含有孔雀石綠,國家質檢總局首次下令全面回收,數日后香港更發現多種淡水魚含有孔雀石綠,中國因此禁止所有淡水魚出口到香港。
8月18日,江蘇維維乳業有限公司在上海被查酵母菌數嚴重超標。
上海出現“人造奶”,破皮鞋竟拿來制“牛奶”。
香港出現至少19人因吃烹制的新鮮帶子而中毒入院。隨后廣州也有15人因進食了毒帶子“中招”、廣西一民工食用毒帶子后身亡。廣州本地帶子銷量大跌,酒樓緊急封殺毒帶子。
2006年
2月6日,麥當勞承認在美國企業出售的麥當勞薯條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
6月,北京第一例食用福壽螺導致的廣州管圓線蟲病患者確診。截至8月21日,北京市衛生局統計,全市確診的廣州管圓線蟲病病例達到70例。
7月,中央電視臺曝光湖北武漢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還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劑、甜味劑、防腐劑、香精和色素等化學物質。
7月18日,不法分子用淀粉勾兌出營養元素嚴重不合格的中老年“空殼奶粉”,這些標稱“東方牌”和“寶元牌”的劣質奶粉甚至砷元素嚴重超標。
8月2日,浙江省臺州市衛生局在某油脂廠內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經臺州市和浙江省兩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抽樣檢測,豬油中酸價和過氧化值嚴重超標,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檢出內含劇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8月,媒體曝光南京某沸騰魚鄉將摻有客人的口水、收桌掃進去的剩渣、紙巾、甚至還有煙頭的油,簡單過濾后再給人吃的“口水油”沸騰魚事件。
9月,一批來自浙江海鹽縣瘦肉精超標豬肉和內臟導致上海9個區336人次中毒。
11月,陽江市工商局在轄區7大農貿市場抽檢發現,九肚魚樣品全部含有禁用防腐劑甲醛,有的含量?mg/kg 高達119.6,超標10多倍。
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廠生產的一些“紅心咸鴨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蘇丹紅。
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對30件冰鮮或鮮活多寶魚的抽檢結果,30件樣品中全部被檢出硝基呋喃類代謝物,部分樣品還被檢出環丙沙星、氯霉素、紅霉素等多種禁用魚藥殘留,部分樣品土霉素超過國家標準限量要求。
2007年
4月12日,“龍鳳”、“思念”速凍食品檢出致病菌。
臺灣“衛生署” 表示,從昆山陽澄湖水產公司進口的大閘蟹驗出含禁用致癌物質硝基喃代謝物。已經檢驗出3000多公斤“含有禁藥”的大閘蟹。
4月,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公布,在化驗的15個白飯魚樣本中,9個含有甲醛,分量為每公斤含160毫克至620毫克。
菲律賓宣布,抽查市面多款中國食品樣本后,發現其中四款食品含甲醛等有害物質,其中包括上海冠生園公司生產的大白兔牛奶糖。
5月,香港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在樣本檢測中發現,“肯德基家鄉雞脆薯格”、“麥當勞中薯條”中均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
11月,臺灣著名食品企業味全食品一批嬰兒配方奶粉被檢驗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腸桿菌。
2008年
日本毒餃子事件。2008年初的日本“毒餃子”事件引發了中國的食品安全危機。
人造“新鮮紅棗”流入烏魯木齊市場,
人造“新鮮紅棗”主要經過兩道工序,著色和著味。鐵鍋里放進醬油,使青棗變成紅色,并保持光澤。再次放進加入大量糖精鈉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 *{
自7月始,全國各地陸續收治嬰兒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多達1000余人,9月11日,衛生部調查證實石家莊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