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工不出力的浪費
如果發現職工在上班時間躺或坐著,領導會生氣,因為他們出工不出力;但如果職工采用另一種手段則不易被發現,如職工沖圈時手拿水管,長時間不動身子,那就是在應付,因為沖圈時如果不是水壓特別大時,這樣是很難沖干凈的,職工給人一個干活的假象,而實際是在變向地休息;而如果一個職工在給料中加藥時,將裝滿料的車上把藥一撒,再用手攪動幾下,看不見明顯的藥顏色就算拌勻了,這樣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為如果藥物攪拌不勻,吃進少的不管用,吃進多的則有可能中毒。
所以對職工的工作,必須要求嚴格,把每一件事情做到位,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操作缺技巧的浪費
養豬過程中,有許多是因為缺乏操作技巧而造成的浪費,趕豬、拌料、清糞等都有一定的技巧,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事倍功半。(請參考“養豬實戰”欄《養豬操作技巧》)
3、小馬拉大車或大馬拉小車的浪費
這是豬場用人方面,用能力強的人干一般人的活,而能力弱的人去干重要的工作;這在個體企業中最為普遍,任人唯親仍是中國個體企業的主流,這一現象還將延續。
4、外行管理內行的浪費
我們曾說過,一個豬場必須上下一心才能干好,但如果一個高明的技術人員遇到一個獨斷專行的外行老板就難了;特別是一些老板有一點成績就自認為了不起,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技術人員只能按領導的意圖去辦事,那這樣浪費的是技術人員的技術和上進心。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