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豬病大會主要討論的熱點問題總結如下:
一. 關于豬瘟的研究進展
豬瘟是影響養豬業的最常見的豬病,各國學者對它的研究業耗費了很大的經歷。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養豬業的豬病,它的流行給養豬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Sanipa suradhat 在會上發表了關于影響豬瘟疫苗免疫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在泰國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其研究表明豬瘟弱毒疫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但一些因素如母源抗體、首免日齡、免疫方案,其他病原引起的并發癥對豬瘟的免疫效果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所以在免疫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進行合理的免疫定期進行抗體監測,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對消滅豬瘟起到一定作用。Tomoyuki Tsuda 在報告中指出,豬瘟在日本成功凈化的經驗,GP株豬瘟疫苗在日本根除豬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種疫苗是將ALD強毒株睪丸細胞傳142代,牛睪丸細胞傳36代,荷蘭豬腎細胞32代后,收集原代荷蘭豬腎細胞獲得,該疫苗保護率達95%。通過疫苗接種,免疫監測及病原學、血清學調查,從1996年開始大約十年的時間日本徹底的根除了豬瘟,希望能對其他國家凈化豬瘟起到一定的作用。
豬瘟疫苗乳前免疫的討論,乳前免疫又叫超免,進行超免是為了防止豬瘟對仔豬造成危害,但從免疫角度考慮超免可能會破壞初生仔豬的免疫系統,通過五少欽等的探討結果常規免疫豬場的抗體整齊度比較好,超免的豬抗體整齊度比較差。
二.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流行及控制
在本次大會上,討論最多的就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這個病是幾年來在養豬場常見的也是危害最嚴重的疾病。
關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流行情況,DH Kim 等用ELISA對2005-2006年韓國南部豬場進行該病的血清學調查,結果表明所有豬場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血清陽性率很高,盡管沒有一個豬場用過疫苗,但所有豬場的檢測結果都是血清學陽性。所以對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流行如此普遍的情況下,韓國采用藍耳病活疫苗對豬群進行免疫。
萬遂如指出豬藍耳病目前流行的新特點表現在感染率至高不下、隱形感染病例增多、持續性感染長期存在、免疫抑制導致豬群出現免疫麻痹和耐受、仔豬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增高、混合感染與繼發感染病例增多、我國的流行株仍為美洲型、成為誘發豬高熱綜合癥的主要病原之一。對于本病的防控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慎重引種、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建立健全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豬群抗病力。
對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免疫控制Robert Desrosiers等做了一個研究,研究數據表明,在實驗室和田間試驗中商品化的PRRS疫苗可以有效的減少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但實際上疫苗在很多情況下也存在令人不滿意的效果。有很多原因如疫苗的接種時間不對,劑量不夠,疫苗保存不當,疾病誤診,母原抗體等影響了疫苗的效果。疫苗株與野毒株之間的同源性的水平與疫苗效果之間是否有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證明。
三、豬圓環病毒2型
對于園環病毒也是大家討論的重點問題,園環病毒中的2型是影響養豬業的重要疾病之一,對于它的研究無疑也是獸醫工作者的重點任務。
F.Joisel等做了關于亞洲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癥的流行病學調查,主要在五個地區進行了調查包括泰國、臺灣、菲律賓、南韓和中國,結果表明有21%的豬感染了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癥。對于本病的控制措施有改善管理、生物安全的改進,增加使用抗生素的劑量,血清療法以及其他的控制措施。大部分的調查者認為該病對環境衛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并對經濟有較大的影響。認為大部分豬場需要接種疫苗。
關于豬圓環病毒2型疫苗的研究,Jimmy Kwang等在以前的研究發現:在圓環病毒2型感染時可以檢測到一種新的病毒基因(簡稱ORF3),根據這一特性研制了一種ORF3缺失的減毒活疫苗來預防豬圓環病毒2型的感染。
關于圓環病毒2型疫苗效力的研究,為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做了一個試驗,在豬4周進行接種,免疫6周后進行攻毒,攻毒后21-22天發現試驗組抗體滴度上升。所以說明圓環病毒2型疫苗對控制該病的感染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四、新發傳染病
豬流感病毒新型的發現,2004年1月從浙江省分離到一株H1N2亞型的豬流感病毒。菲律賓豬流感病毒的分離證實了存在豬流感病毒H3N2,豬群中H3N2的血清學陽性率為41%。
戊型肝炎的研究,泰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戊型肝炎病毒的抗體陽性率很高,泰國被劃分為戊型肝炎病毒的常見國家,但是在泰國卻沒有豬戊型肝炎的臨床報告。
總結如下:
一. 關于豬瘟的研究進展
豬瘟是影響養豬業的最常見的豬病,各國學者對它的研究業耗費了很大的經歷。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養豬業的豬病,它的流行給養豬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Sanipa suradhat 在會上發表了關于影響豬瘟疫苗免疫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在泰國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其研究表明豬瘟弱毒疫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但一些因素如母源抗體、首免日齡、免疫方案,其他病原引起的并發癥對豬瘟的免疫效果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所以在免疫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進行合理的免疫定期進行抗體監測,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對消滅豬瘟起到一定作用。Tomoyuki Tsuda 在報告中指出,豬瘟在日本成功凈化的經驗,GP株豬瘟疫苗在日本根除豬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種疫苗是將ALD強毒株睪丸細胞傳142代,牛睪丸細胞傳36代,荷蘭豬腎細胞32代后,收集原代荷蘭豬腎細胞獲得,該疫苗保護率達95%。通過疫苗接種,免疫監測及病原學、血清學調查,從1996年開始大約十年的時間日本徹底的根除了豬瘟,希望能對其他國家凈化豬瘟起到一定的作用。
豬瘟疫苗乳前免疫的討論,乳前免疫又叫超免,進行超免是為了防止豬瘟對仔豬造成危害,但從免疫角度考慮超免可能會破壞初生仔豬的免疫系統,通過五少欽等的探討結果常規免疫豬場的抗體整齊度比較好,超免的豬抗體整齊度比較差。
二.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流行及控制
在本次大會上,討論最多的就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這個病是幾年來在養豬場常見的也是危害最嚴重的疾病。
關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流行情況,DH Kim 等用ELISA對2005-2006年韓國南部豬場進行該病的血清學調查,結果表明所有豬場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血清陽性率很高,盡管沒有一個豬場用過疫苗,但所有豬場的檢測結果都是血清學陽性。所以對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流行如此普遍的情況下,韓國采用藍耳病活疫苗對豬群進行免疫。
萬遂如指出豬藍耳病目前流行的新特點表現在感染率至高不下、隱形感染病例增多、持續性感染長期存在、免疫抑制導致豬群出現免疫麻痹和耐受、仔豬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增高、混合感染與繼發感染病例增多、我國的流行株仍為美洲型、成為誘發豬高熱綜合癥的主要病原之一。對于本病的防控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慎重引種、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建立健全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豬群抗病力。
對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免疫控制Robert Desrosiers等做了一個研究,研究數據表明,在實驗室和田間試驗中商品化的PRRS疫苗可以有效的減少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但實際上疫苗在很多情況下也存在令人不滿意的效果。有很多原因如疫苗的接種時間不對,劑量不夠,疫苗保存不當,疾病誤診,母原抗體等影響了疫苗的效果。疫苗株與野毒株之間的同源性的水平與疫苗效果之間是否有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證明。
三、豬圓環病毒2型
對于園環病毒也是大家討論的重點問題,園環病毒中的2型是影響養豬業的重要疾病之一,對于它的研究無疑也是獸醫工作者的重點任務。
F.Joisel等做了關于亞洲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癥的流行病學調查,主要在五個地區進行了調查包括泰國、臺灣、菲律賓、南韓和中國,結果表明有21%的豬感染了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癥。對于本病的控制措施有改善管理、生物安全的改進,增加使用抗生素的劑量,血清療法以及其他的控制措施。大部分的調查者認為該病對環境衛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并對經濟有較大的影響。認為大部分豬場需要接種疫苗。
關于豬圓環病毒2型疫苗的研究,Jimmy Kwang等在以前的研究發現:在圓環病毒2型感染時可以檢測到一種新的病毒基因(簡稱ORF3),根據這一特性研制了一種ORF3缺失的減毒活疫苗來預防豬圓環病毒2型的感染。
關于圓環病毒2型疫苗效力的研究,為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做了一個試驗,在豬4周進行接種,免疫6周后進行攻毒,攻毒后21-22天發現試驗組抗體滴度上升。所以說明圓環病毒2型疫苗對控制該病的感染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四、新發傳染病
豬流感病毒新型的發現,2004年1月從浙江省分離到一株H1N2亞型的豬流感病毒。菲律賓豬流感病毒的分離證實了存在豬流感病毒H3N2,豬群中H3N2的血清學陽性率為41%。
戊型肝炎的研究,泰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戊型肝炎病毒的抗體陽性率很高,泰國被劃分為戊型肝炎病毒的常見國家,但是在泰國卻沒有豬戊型肝炎的臨床報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