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時間以來,豬價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波動了。豬價實在關系到民生大計,當我們看到物價都上揚時,整個市場都沸騰了。我們聽到這個部長或那個官員發表高調的言論和政令,我不否認每次國家出臺的政策都是從民眾利益出發,可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卻聽不見整個事件中利益直接人--養豬農戶的呼聲。
疾病來襲,養豬戶賠光血本的時候,有多少人知道?物以稀為貴,豬肉因日益減少而價格上揚,挺過疾病災難的養豬戶們剛剛掙回賠光的本錢,可是廣大的消費者并不能接受如此高的豬價,因為高的不僅僅是豬價,而是所有的民生食品。當市場出現失衡時,國家應該來調控,可是治標不治本不是我們要的方式。
我想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一下在初級生產中,國家給予了多少補貼?最累最苦的是農民,承擔風險的還是農民,這不公平,如果國家的扶持力度夠大,執行力度夠強,我想不會那么輕易出現因為一場疾病就引發市場的動蕩。
這些最淺顯的道理相信每一個人都懂,都理解。可是有多少人會真正愿意為農戶們做點事情?我希望可以集思廣益,如果大家(至少畜牧業內人士)都能為農戶的致富出點力,那么我們也不枉為農民的子孫后代了罷。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