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1-4-22 10:11
正文摘要:把發酵工廠從飼料廠搬到養殖場 -----寶來利來生物可樂及其自動發酵系統發布會隆重召開 2011年4月20日,在“五岳之首”的泰山腳下,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隆重的“生物可樂及其自動發酵系統” ... |
這個容易實現,投資成本也不高,關鍵就是養殖場老板能不能接受,并且堅持去摸索一套適合自己豬場的養殖方式。老板才是自己豬場的專家 |
回復 zhangyfxy 的帖子 是在說我嗎? 乳酸菌的發酵是一個簡單的工藝,在豬場做一個發酵系統并用管路輸送給豬自由飲用,并不是多難或需要很高的設備投資,如果做這些切實能夠提高豬群的健康水平,這一點是能夠肯定的,因為我早已做過這種嘗試,它對豬群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但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把“發酵工廠搬到豬場”不應該僅僅就是這點內容,在用微生物技術使豬群獲得健康的同時,應該對飼料進行微生物處理,使飼料的利用效率達到最高。因為飼料成本是養豬的主要成本,我們更應該去關注這些,現在多數的養豬者或投資者往往在圈舍和環境上動輒千萬 上億的去投入資本,卻很少有人在飼料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上多花費資本,飼料營養方面還在原來的配方技術上打轉,還在向合理的組方要料重比,向抗生素要健康。 一個完整的發酵工廠應該像豬的消化系統一樣,把所有的原料都經過微生物降解處理。也包括發酵復合氨基酸以及以此為基礎的螯合微量元素 維生素 低聚糖 益生菌等等,用多個獨立的原料發酵處理系統來完成生產一種半液態全價配合飼料,通過液體給料系統定時定量的向豬豬們提供具有高度保健功能和高度吸收轉化率的營養。這才是最理想的飼料技術和健康調控技術。 而這樣的一種投資又有誰去做呢?偌大的中國有幾人能夠這么去做或接受這種理念呢? |
養殖場能承受這樣的成本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