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動物的學習行為2——習慣化 [打印本頁]

    作者: 中國西翁    時間: 2006-11-5 20:51
    標題: 動物的學習行為2——習慣化

    上一次介紹了印記行為,今天就聊聊另一個學習行為吧:習慣化。

    習慣化應該是最簡單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動物界是很普遍的。大部分人給的定義如下:由于反復刺激或重復發生而不伴隨任何“強化”所造成的動物對于某種反應的持久性削弱。

    動物對于那些既無積極效果又無消極效果的無關刺激會變得無動于衷而不加以反應,這就是習慣化,例如動物

    對于雷聲,樹枝的搖動,落葉等都失去反應,烏鴉不久就習慣了田間的稻草人了,路旁放牧的畜群不再懼怕來往的車輛。

    習慣化的適應意義是很容易理解的,動物不用對某些無害的刺激總是重復地做出反應,否則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和能量。

    習慣化對于棲息地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把動物放入一陌生的環境中,就會非常害怕和警惕,只有在它熟悉的環境它才會感到自在,因為那里很少有新的或異常的刺激,如果新的環境能夠使動物得到某種好處,比如說食物,暖和不遭受寒冷,那么動物很快就會做出積極的反應,而最終習慣這里。

    但我們要知道習慣化并非由反應疲勞或感官適應所致。因為隔日的反復刺激照樣可以造成習慣化,并且在形成習慣化的過程中陌生刺激能照常引起反應。這些都說明習慣化是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并非感官水平上的現象。在自然情況下動物總是習慣于和對自己無害的動物相處,而決不會對與對自己有害的動物產生習慣化,即一個動物即使多次面臨一種危險刺激而未受傷害,一般也不會發生習慣化現象。由此可見對危險刺激的習慣化是存在先天性的阻力的。

    參考:《應用動物行為學》李世安 著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動物行為學》 尚玉昌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6-23 21:24
    習慣化對于棲息地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把動物放入一陌生的環境中,就會非常害怕和警惕,只有在它熟悉的環境它才會感到自在,因為那里很少有新的或異常的刺激,如果新的環境能夠使動物得到某種好處,比如說食物,暖和不遭受寒冷,那么動物很快就會做出積極的反應,而最終習慣這里。這對于保育豬的護理十分關鍵,就是保育豬護理技術的理論基礎
    作者: 馮星    時間: 2009-7-10 13:24
    就是個保溫箱而已,多大,多少溫度,現在基本農民普及了。研究更深刻的課題吧,小問題別談。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容城县| 岚皋县| 昌平区| 乡宁县| 曲水县| 紫阳县| 兰西县| 舟山市| 茶陵县| 天柱县| 永福县| 黄石市| 宣恩县| 福鼎市| 光山县| 武平县| 长阳| 沂源县| 东乡族自治县| 仲巴县| 福建省| 修文县| 洛南县| 广平县| 通州区| 平阴县| 瑞金市| 桂林市| 平和县| 乌鲁木齐市| 兴安盟| 余庆县| 遂川县| 班玛县| 莆田市| 府谷县| 文水县| 桂林市| 临沭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