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轉帖]飼料加工——生產安全畜產品的關鍵環節 [打印本頁]

    作者: 鶯    時間: 2006-11-3 22:43
    標題: [轉帖]飼料加工——生產安全畜產品的關鍵環節
    文章來源:飼料工業

      飼料是進行畜產品生產過程中易被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飼料安全是畜產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影響我國畜產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3個:①獸藥殘留超標;②環境因素造成的重金屬含量超標;③動物疫病的流行。而前二個因素都與飼料產品的加工過程有關,因此,飼料加工過程是影響畜產品安全問題的關鍵環節。
      傳統的飼料加工工藝,其流程一般為:原料接收→清理→粉碎→配料→混合→制粒(或擠壓)→成品打包→貯藏。根據傳統的工藝流程,確保飼料加工過程的安全可推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將各加工步驟作為獨立的關鍵控制點,實施飼料配置過程安全控制,確保飼料安全。


      1 原料的選擇與接收
      優質飼料原料是生產安全飼料的前提。飼料原料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產地地理條件,原料加工工藝(如大豆榨油工藝不同,所生產的豆粕質量不同)、貯藏條件及有無人為摻假(如假進口魚粉)等等。盡可能選用來自無公害生產基地生產的原料,以確保原料符合生產安全畜產品標準原料。為保證原料質量,對每批購入的原料都要進行抽樣檢測,飼料原料的檢驗除感官檢查和常規的檢驗外,還應該測定其內部的農藥及鉛、汞、鎘、鉬、氟等有毒元素和包括工業三廢污染在內的殘留量,將其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對未達到標準的原料要妥善處理。同時,不要選用品質不穩定原料。有些原料并非摻假使品質下降,而是因加工方法不同使其含雜量大,營養成分不穩定。或因品種和產地不同而成分含量波動大等。各類添加劑更由于載體不同、原料品質而有差異。這些必然會造成營養素的不平衡,有些營養會超過需要而浪費,有些養分則因不足而影響動物發育,有害物質還會影響禽體健康和產品質量。

      2 清理
      2.1 加工設備管理
      只有一流的設備,才能生產出一流的產品,加強設備管理對生產出高質量的飼料極為重要,規范設備操作程序,做好設備的例行維護保養和潤滑工作,并定期維護檢修,將有助于減少設備的各種問題發生,使設備始終保持正常運行狀態,確保生產正常進行。由于加工設備(顆粒機的冷卻裝置、膨化機、制粒機等)與飼料接觸部分的間隙會殘留飼料殘渣,給霉菌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提供污染的可能,這就給畜禽帶來潛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加工設備表面要經過噴漆處理,而且還應進行噴砂和化學處理,確保漆料穩固地附著在輸送機上,以防止其混入飼料中造成飼料污染。因此,飼料企業應定期對設備的維護程序進行檢查,每周對排料門、提升斗進行清掃,并檢查磨損和滲漏情況。每周至少檢查一次轉頭,刮板及原料清潔設備。
      2.2 原料清理
      如飼料原料中混入金屬、石頭、塑料、玻璃等雜質,都會給后續工藝帶來無法彌補的嚴重后果。因此,在投料前應對原料進行除雜處理和專人監控。飼料生產過程中原料清理工藝設計,從我國原料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工藝中應該增加細雜的清理。由于我國的收割絕大多數為人工方式,細雜的摻入機會較多,甚至有些地方還存在嚴重的摻雜行為。原料進廠時檢驗制度不完善,往往有超標接收的現象。原料中細雜影響產品質量。細雜中夾帶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對加工后產品貯存極為不利,使產品貯存期縮短,影響產品的貨架壽命和產品的外觀色澤。細雜太多,會降低物料的整體營養水平和使產品質量不穩定。

      3 粉碎
      粉碎工藝中的關鍵控制點為原料粒度的均勻性,一般要求配合飼料的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CV<10%,預混料變異系數CV<7%。要定期檢查粉碎機錘片是否磨損,篩網有無漏洞,漏縫,錯位等,一般每班一次。粉碎機對產品質量的影響非常明顯,它直接影響飼料的最終質地(粉料)和外觀的形成(顆粒料)。操作人員應經常注意觀察粉碎機的粉碎能力和粉碎機排出的物料粒度。檢查粉碎機有無積熱現象,如粉碎機堵料,粉碎機下口輸送設備故障或錘片磨損粉碎能力降低時,會使被粉碎的物料發熱。無論發生什么原因,粉碎物料積熱應及時解決,不然會毀壞粉碎機或對物料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對飼料的質量造成影響(甚至還會發生火災)。每輪班應檢查粉碎的均勻度和粒度,此外還要注意粉碎后料的冷卻過程,因為粉碎過程產熱將導致水分漂移,造成局部水分過高,使中間倉內易發霉變質。

      4 飼料配方
      飼料配方步驟是生產安全畜產品飼料加工過程中的最關鍵環節之一,如果配料過程中關鍵控制點沒有控制好,如故意加入違禁藥物或濫用飼料添加劑等,即使其它各步再嚴格控制,也不可能生產出安全的畜禽飼料。
      4.1 飼料配方過程中的藥物添加劑污染控制
      4.1.1 嚴禁使用違禁藥物
      鹽酸克倫特羅(HCL-clenbutero1)商品名稱有克喘素、安喘素、瘦肉精等,它是一種β-腎上腺素能激動劑或營養重分配劑,作用是增加瘦肉,減少脂肪。我國雖已禁止使用,但是鹽酸克倫特羅中毒事件時有報道。鹽酸克倫特羅易于在畜產品中殘留,尤其東方人喜愛的肝、肺、腎。該類藥物進入人體并積累,達到一定量時會使人出現血壓增高、心跳加快、氣喘、多汗、手足顫抖、搖頭等癥狀。經100℃熏蒸,食品中所含鹽酸克倫特羅的殘留量并不減少。
      有的添加劑過量使用亦可污染飼料而產生許多副作用。如禽類促生長劑硝呋烯腙,有致癌和致畸的副作用;喹乙醇有較強的致染色體斷裂而誘發機體細胞突變的副作用;有一種畜禽生長素,可使機體白血病的發病率上升9倍(王學新,1999)。鎮靜劑在肉品中殘留,人食后頭腦不清醒,出現一系列的生理變化,表現為嗜睡、精神狀態不佳、食欲減退,而且一旦不吃,還會導致人興奮,不能很好入睡等。
      4.1.2 藥物添加劑添加量的控制
      專人負責添加,完整詳細的書面記錄,高濃度藥物添加劑要稀釋預混,經常校正計量設備,稱量準確。
      4.1.3 飼料標簽標明藥物的名稱、含量、使用要求、停藥期等。
      4.2 飼料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污染控制
      飼料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指有害細菌和產毒霉菌。有害細菌是指飼料中有許多細菌可造成飼料腐敗或由飼料傳染疾病的細菌。產毒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其主要危害主要是污染飼料,使飼料腐敗變質,從而使畜禽產生疾病,危及畜產品安全。
      對輕微霉變或微生物污染允許使用的飼料原料,為避免原料浪費可采用去毒后再使用,常用的去毒方法有:①水洗去毒法;②蒸煮去毒法;③石灰水去毒法;④氨氣去毒法;⑤蔗糖去毒法等。
      采用膨化和顆粒加工技術,破壞或抑制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及有毒有害物質和微生物,以改善飼料的衛生,提高養分的消化率,減少排出量。
      4.3 重金屬及其它有毒有害元素控制
      4.3.1 嚴格控制飼料金屬元素的超量使用
      高銅制劑在豬飼料中廣泛使用,它不僅對豬生長有促進作用,還可使糞便發黑,增加豬飼料的商業性狀。有不少廠家在乳豬飼料中使用高鋅制劑(鋅大于1 000mg/kg),這樣,大量的鋅將隨糞便排除出體外。但是,高銅、高鋅等添加劑的應用,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美國不希望飼料中使用高銅制劑,英國將銅限制在160mg/kg以內。我國雖未禁止,但明文規定仔豬飼料中銅的最大添加量應小于200mg/kg,其它畜禽應小于150mg/kg。在豬飼料中添加血粉可使豬糞便發黑,可滿足養殖戶對豬飼料糞便發黑的特殊商業要求。
      4.3.2 有毒有害重金屬控制
      據統計,危害人體健康的化學物質大約有400多種,主要是鉛、汞、鎘、砷等。這些有毒物質,通過動物性食品的富集作用使人中毒。有機砷的大量應用給畜產品的安全也帶來很大的隱患,以砷為例,廠家宣傳時對有機砷制劑如對氨基苯砷酸和硝羥基苯砷酸的介紹,有片面強調其促生長及醫療效果的一面,而忽視其致毒及可能導致污染環境的一面。據專家預測,一個萬頭豬場按美國FDA允許使用的砷制劑劑量推算,若連續使用含砷的加藥飼料,5年~8年之后將可能向豬場周邊排放近1t砷,16年后土壤中砷含量即上升0.28mg/kg,按此計算不出10年,該地所產甘薯中砷含量會全部超過國家食品衛生標準,這片耕地只能廢棄或種其它作物。
      4.4 防霉劑及抗氧化劑的選擇
      防霉劑及抗氧化劑應無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同時,應不影響飼料原有的風味和適口性。應選擇不對畜產品存在潛在安全隱患的防霉劑及抗氧化劑,而且在有效劑量的前提下,應注意其添加量不能導致動物急、慢性中毒和超限量地在動物機體內殘留或向畜禽產品中轉移,間接危害人類健康。目前多數飼料廠使用丙酸鹽類(丙酸、丙酸鈉、丙酸鈣)防霉劑。使用后,可避免飼料溫度升高,維持飼料的流動性,降低動物腸道中大腸桿菌數量,使黃曲霉菌失活等。
      4.5 注意某些原料的限用量
    限用料主要是考慮飼料原料中含有的天然有毒有害物質,如植物性飼料中的生物堿、生氰糖苷、棉酚、單寧、蛋白酶抑制劑、植酸以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動物性飼料中的組氨、抗硫氨素及抗生物素等,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可對動物體造成多種危害和影響,輕者降低飼料的營養價值,影響動物的生產性能。重者引起動物急性或亞急性中毒,誘發癌腫,甚至死亡。我國飼料資源十分豐富,解決飼料中天然有毒有害物影響飼料的安全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①合理的配方,比如控制棉粕用量,避免造成棉酚中毒②選擇合理的加工方法比如加工豆粕時偏生,蛋白酶抑制劑未能大量破壞,引起乳豬腹瀉;或者加工過度,發生美拉德反應,從而降低賴氨酸的消化率。

      5 配料、混合工藝
      配料也是整個飼料加工過程中主要的關鍵控制點之一。藥物、微量元素、菜籽餅粕等添加過量都會帶來嚴重污染。這就要求配料時必須在檢查核對配方無誤后,方可進行正常配料,并指定專人進行監督,檢查各種添加劑及添加料配制是否正確。
      使用先進的加工工藝,合理加工排序,沖洗和設備定期清理,在攪拌機中加入原料時,應當遵循使用量大的原料先加,用量小的原料后加的原則。確定加藥飼料的生產加工排序,一般按同種藥物含量由多到少排序加工,然后,用粉碎好的谷物原料沖洗一遍,再加工停藥期的飼料,定期清理粉碎、混合、輸送、儲藏設備和系統,防止藥物的交叉污染與殘留。如維生素、礦物質和藥物的預混料,這些原料在總的配料過程中用量很小,所以,不能把它們直接添加到空的攪拌機內,如果在空的攪拌機內先添加這些微量成分,它們就可能落到縫隙或攪拌機的死角處,不能與其他原料充分混合。這不僅損失了微量成分(一般價值很高),而且使飼料的營養成分不能達到配方的水平,還會對下一批飼料造成污染。
      定期校驗各種配料秤,確保配料計量準確。另外要隨時檢查配料倉的進料情況,不得換錯倉。并且不論生產何種料都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混合時間進行混合生產,如果混合不均勻,產品的局部會出現某種物料過量,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混合時不得隨意縮短混合時間,同時,應定期進行混合均勻度的測定,以保證混合時間準確無誤,確保混合質量。

      6 制粒(或擠壓)
      制粒是飼料生產過程中最復雜的工藝,制作顆粒飼料時,冷卻器及配套風機選擇不當,易造成顆粒冷卻時間不夠或風量不足,出機粒料水分、溫度過高,這樣的飼料易霉變。應選擇制定完善的飼料工藝流程,防止因工藝流程不完善而引起飼料霉變。目前主要是通過調節室溫度、冷卻溫度、水分增加、破碎率及顆粒持久性來控制顆粒質量。調制是制粒中最關鍵的步驟,充分調制有助于提高顆粒質量,并減少有害微生物量。壓粒后應充分冷卻,否則由于顆粒內部較熱的水分外移到表面,霉菌污染和料倉腐蝕等問題都會發生。因此,控制顆粒料冷卻后溫度為環境溫度±5.5℃范圍內(Turner,1995),水分含量應在調制前飼料的±0.5%范圍內。根據季節或原料含水量調節蒸汽壓力和蒸汽溫度,以保證達到一定的調質效果,從而提高和保證顆粒料的質量。

      7 成品打包控制
      飼料打包過程中會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同時還需注意飼料標簽上的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成品。如有較大出入,將會在畜禽養殖中造成污染。所以重點對成品的感官、粒度、色澤、氣味等監督的同時還要檢查飼料標簽是否符合GB10648-93《飼料標簽》國家強制標準和《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如發現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處理。

      8 貯藏 
      入庫的成品,必須保證包裝的質量,加強密封性。同時,按規范、品種及生產日期分區堆放,并保證通風、干燥、以保證飼料的新鮮度及不發生霉變。遵守先進先出,推陳儲新的原則。飼料的保管與貯藏在確保飼料安全方面也非常重要,主要是貯存條件的控制(如溫度、濕度、通風等)及貯藏時間,飼料保管時溫度過高或可使蛋白質變質,或因貯藏時間過久濕度過大,可導致細菌作用而腐敗。保存時應保持干燥,貯藏時間不能超過3個月。否則,如果貯存條件控制不當,也不能保證飼喂給畜禽的飼料為安全飼料。



    作者: lyppoiuy    時間: 2006-11-5 13:48
    標題: re:謝謝了,很詳細啊
    謝謝了,很詳細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木县| 香格里拉县| 荥阳市| 治多县| 建始县| 浙江省| 绥化市| 永兴县| 筠连县| 都安| 疏附县| 邵武市| 陆川县| 新泰市| 南城县| 松桃| 湾仔区| 丹江口市| 东辽县| 贵州省| 沙洋县| 黑龙江省| 佳木斯市| 新龙县| 远安县| 临洮县| 商南县| 建始县| 莆田市| 安达市| 遵化市| 麦盖提县| 西充县| 康马县| 曲沃县| 余江县| 汶上县| 若羌县| 滁州市| 江川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