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后 備 母 豬 的 培 育
[打印本頁]
作者:
戲雨尋風
時間:
2006-10-20 21:44
標題:
后 備 母 豬 的 培 育
一、
后備母豬的生長發育特點
豬的生長發育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有一定的規律。豬從胚胎到成年,其骨骼、肌肉、脂肪和各種器官都在不斷增長,體重不斷增加,體積不斷增大,體軀向長、寬、高發展,這種量的變化稱為生長。發育是指體組織、器官和機能不斷的成熟和完善,使組織器官發生了質的變化,這就是發育。生長和發育是相互統一的。后備母豬不僅生存期長(約3~5歲),而且還擔負著周期性很強的幾乎沒有間歇的繁殖任務。我們要根據豬的生長發育規律,在其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控制飼料類型、營養水平和飼喂量,改變其生長曲線和型式,加速或抑制豬體某些部位和器官組織的生長發育。使后備母豬具有發育良好、健壯的體格,發達的而機能完善的消化、血液循環和生殖器官,結實的骨骼、適度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
過高的日增重、過度發達的肌肉和大量的脂肪都會影響繁殖性能。
(一)
體重的增長
體重是身體各部位及組織生長的綜合度量指標。體重的增長因品種類型而異。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豬體重的絕對增長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大,呈現慢——快——慢的趨勢,而相對增長速度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到成年時穩定在一定的水平,老年時多會出現肥胖的個體。
(二)
豬體組織的生長
豬體的骨骼、肌肉、脂肪生長順序和強度也是不平衡的,是隨年齡的增長,順序有先后,強度有大小,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階段各有側重。從骨骼、肌肉、脂肪的發育過程來看,骨骼最先發育最先停止;肌肉居中;脂肪前期沉積很少,后期加快,直至成年。在這一規律性中三種組織發育高峰期出現的時間及發育持續期的長短與品種類型和營養水平有關。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早熟易肥的品種生長發育期較短,特別是脂肪沉積高峰期出現的較早,而大型瘦肉豬品種生長發育期較長,大量沉積脂肪期出現較晚,肌肉生長強度大且持續時間長。瘦肉型豬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肌肉所占比例較大;脂肪所占比例前期很低,6月齡開始增加,8~9月齡開始大幅度增加;骨骼從出生到4月齡相對生長速度最快,以后較穩定。4~5月齡階段肌肉所占比例下降,是由于其內臟器官發育加快造成的。為保持后備母豬良好的生長發育,應注意飼料中蛋白質和鈣磷的水平。
二、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及保健計劃
飼喂全價日糧,就是按照后備豬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配合飼料。注意能量和蛋白質的比例,特別是礦物質、維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補充。一般采取前高后低的營養水平。配合飼料的原料要多樣化,至少要有五種以上,而且原料的種類盡可能穩定不變。
(1) 后備母豬6月齡進行驅蟲。混群后注射細小病毒疫苗,隔18-20天再注射一次。
(2) 將健康經產母豬與后備母豬混養一段時間,同時讓公豬隔欄相互接觸。
(3) 配種前注射鉤端螺旋體疫苗、偽狂犬疫苗、細小病毒疫苗、乙腦疫苗(在蚊蟲開始活動前1-2個月免疫)、喘氣病疫苗。
(4) 配種后1-2個月懷孕檢查。產前6周(40天)注射仔豬黃痢三價疫苗、仔豬紅利疫苗、傳染性胃腸炎疫苗、萎縮性鼻炎疫苗及驅蟲藥物。
(5) 入冬幾個月內注射傳染性胃腸炎疫苗。(黃白痢疫苗必需要按程序常年注射)。
(6) 產前2周(15天)注射仔豬黃白痢三價疫苗、仔豬紅利疫苗、傳染病胃腸炎疫苗、萎鼻疫苗、驅蟲等。
(7) 偽狂犬病在產前20-15天進行免疫。
此主題相關文件
214443.doc
作者:
養豬的人
時間:
2006-10-24 14:16
標題:
re:寫的蠻詳細 的,后備母豬的培育對于規模...
寫的蠻詳細 的,后備母豬的培育對于規模 化的豬場來說應該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作者:
HOWDENZHOU
時間:
2008-7-6 17:49
聽說懷孕后及產前1個內母豬不宜打針是真的嗎?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阳县
|
射洪县
|
广饶县
|
柏乡县
|
阿拉善左旗
|
新和县
|
察隅县
|
株洲市
|
和硕县
|
鄄城县
|
青田县
|
平阴县
|
冷水江市
|
汶川县
|
赣榆县
|
临城县
|
梅州市
|
泗洪县
|
娱乐
|
马龙县
|
伊金霍洛旗
|
遂平县
|
土默特右旗
|
高安市
|
平塘县
|
鹿邑县
|
湄潭县
|
福建省
|
临安市
|
岫岩
|
阳江市
|
桓台县
|
博野县
|
邻水
|
游戏
|
汝州市
|
三江
|
迁安市
|
启东市
|
辉县市
|
邵东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