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聯絡不僅僅是“打聲招呼”
[打印本頁]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6-10-19 14:53
標題:
聯絡不僅僅是“打聲招呼”
《中外管理》2006年8月刊 作者:中外管理
聯絡,是把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達到對方,并確認。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卻是執行力落地的惟一通路。
1.聯絡過了,也不能心安理得
信件、傳真和最近我們常用的電子郵件在傳達聯絡事項的時候,即便確實發出了信息,你也無法絕對保證信息傳達到了本人。即便是準確無誤地發到了對方公司,也有可能沒有到達本人手中,或是出了什么差錯轉到了別處。因此,重要的是必須確認傳達到了對方。
這是辦公室里發生的事:某家公司發來一個要求,希望用傳真提供報價單。領導對辦事員說:“你把這個報價單立刻發出去。”因為以往曾幾十次讓辦事員發過類似的傳真,所以認定她不會出錯,隨后領導出門去了。
可是次日,按理說應當已經收到報價單的對方公司負責人又打來電話:“昨天請你們發的報價單還沒收到,希望能立刻發來。”領導問辦事員:“你確實把傳真發過去了嗎?”辦事員神色不悅地回答:“當然發了!”接著領導問:“不會是搞錯了傳真號碼吧?對方說還沒有收到。”這一來辦事員憤然作色:“我沒有搞錯!也許是對方什么人隨便拿走了。我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找一找。”看她火了,這位領導趕快說:“不管怎樣,對方說了還沒有收到。要是真沒收到,我們會失去一筆生意的,你就再給他們發一次吧。而且,發過傳真后應該再打電話確認一下。”辦事員仍舊一臉不悅,不過還是按要求又發了一次傳真,隨后打去了電話進行確認。
確認重要事項是否確實傳達到了對方,并不限于傳真,其他場合也很有必要。
既使用快遞發送貨物或發出郵件,因為是專業快遞公司或郵政部門,一般發生差錯的概率較低,但也不能絕對保證必然送到。而通過電子郵件聯絡重要和緊急事項時,也需要確認本人是否確實讀到了電郵。
進行聯絡的人與接受聯絡的人在直接對話時,一般不會發生什么差錯。要注意的是,有第三者介入,或是通過記錄留言間接進行聯絡時,也會發生未能準確傳達的情況。因為人在不覺之中會不經意地忘記轉達。因此,如果聯絡內容很重要,事后要詢問一下本人:“是否收到了轉達的口信?”或是得體地向傳話人確認:“請問是不是把口信轉達給本人了?”
托付口信時,有時還需要確認轉達口信人的姓名:“不好意思,請教一下您的名字可以嗎?”確認了對方的姓名,對方就會產生一種轉達口信的責任感,切實把口信傳達給本人。如果沒有確認傳話人的姓名,日后有時會發生下述情況:
“今天是交貨的日子,可東西你們還沒有送來。不知出了什么事?”
“前幾天我們已經同貴方聯系過交貨日期推遲的事了。”
“同誰聯系的?”
“是貴公司的一位女員工啊。”
“我們這里女員工很多,你們同誰聯系的?當真聯絡過了嗎?”
“轉達了”和“轉達到了”是有差別的。自己的意圖傳達到了本人才是真正轉達了。
2.事前掌握清楚聯絡事項
比如:上級指示要求通知變更內部會議召開的預定時間。
倘若僅僅通知了準備參加該會議的人員:“本日會議的時間因故變更”,有時會被人問起:“為什么變更?”這種場合如果只是回答說:“因為上級指示要我聯絡,所以我就聯絡。至于為什么變更,我也不清楚。”大家必然會發牢騷:“這叫什么事呢?誰都很忙啊,怎么不說清楚理由呢?”
若是事前弄清了情況,就可以通知說:“本日會議開始時間因××部長發生緊急事項,需要進行以下變更。”這樣大家便容易接受:“明白啦。”
尤其在與客戶進行聯絡之前,準確掌握為什么要聯絡的情況很重要。
一次,從××車站售票窗口給何先生打來了一個電話。接電話后,一個女性的聲音說道:“您買票的時候把信用卡忘在我們售票處了。如果今天不能來取的話,我們就把它轉送到失物招領中心去了。”
據說失物招領中心位于比××車站遠好幾倍的××大街,那就太麻煩了。于是何先生馬上回答:“明白了,馬上就到你們那兒去取。”隨即匆匆趕往××車站。
路上他開始回憶,怎么會把信用卡忘在售票處呢?剛才確實是把信用卡遞給售票員買過票。當時車票是拿到了,但是記不起售票員還回了信用卡。仿佛不是自己把信用卡忘在售票處了,而是售票員在遞交車票前忘了把信用卡還回來。
就是剛剛發生過的事,何先生認為記憶不會有錯。
的確,這次事故并不是乘客何先生的責任,而是售票員的失誤造成的。本來應該由他們把信用卡送還何先生,至少應該說:“實在對不起,由于我們的粗心,忘了把信用卡還給您了。能不能麻煩您方便的時候來一下售票處?若能盡早,感激不盡。”
這里要指出的是,發出聯絡指示的人若是沒有說明前因后果,接受指示的人應該主動確認有關情況后再進行聯絡。倘若不是那樣,就會讓客戶生疑乃至不愉快,甚至很容易認為這里的人真不會辦事。所以采取行動之前,應該切實弄清情況之后再進行聯絡。
3.嚴遵“隨后聯絡”的承諾
人最生氣的事情是對方不履行自己的承諾。
譬如約定了“明天10點打電話”,可是因為忙得不可開交把承諾的事給忘了。未履行承諾的一方不過是一時疏忽,根本沒有惡意,但是被毀約的一方卻會認為對方沒有誠意。
估計很多人都經過這樣的情形。有什么事情打了電話,本人雖然接了電話但是說:“對不起。現在我不方便講話,等一下給你回電話好嗎?”
這是無可奈何的,于是會說:“明白了,那我等你的電話。”隨即掛斷電話等待。
其實本人也知道應該回電話,但是未成想,接下來電話一個接一個,而且是一些棘手的問題,結果怎么也回不成電話。
可是剛才打來電話的人并不了解這個情況。他也有另外一攤工作要做,不能總等下去。“說了回電話可到底要到什么時候才來電話?!”結果,多年來辛辛苦苦建立的信賴關系就有可能毀于一旦。
打電話的人若是直截了當地說“說回電話卻一直不聯絡,你到底是怎么搞的?”這樣還有個說明情況的機會。有時對方嘴上并不說什么,可有一天突然終止了交易或者解除了合同,問題就嚴重了。終究是未履行承諾這一方的責任。
一旦約定了,隨后就一定要聯系,無論如何要履行這個承諾,而且必須盡快實行!
4.事前打招呼
有些重要事項盡管尚未完全確定,也應該提前通知有關人員。這時要先打一聲招呼:“這件事還沒有確定噢!”
有時客戶會打聽:“這件工作你們能否接受?”若難以接受就另當別論。但若是有充分的可能性并對公司影響很大,最好是留個心眼,通知一下上級:“有這樣一個信息,不過對方還沒有確定……”這樣說了,上級說不定會把這個沒有確定的參考消息通知公司內采購、制造等相關部門,并且說:“一旦確定下來,我們將盡速聯絡,屆時請各部門予以協作。”
事前傳遞了相關信息,有關人員多少會有一些思想準備。即便一旦做起來有些麻煩,也容易得到他們的協作。
然而,若是因為尚未確定便判斷無需聯系,把有關信息窩在自己心里,等正式聯絡來了之后再傳達,就有些被動了。若是交貨期較短的合同項目,有關方面會說:“突然要我們在這么短時間內就交貨,對不起,實在沒辦法幫忙。要是早點告訴我們,也許可以想想辦法……”也就難以得到他們愉快地協作,結果很有可能無法回應客戶的要求。所以,重要的信息即便尚未正式確定下來,也應該留心給有關人員預先打個招呼,通通風。
另一方面,盡管是沒有確定的事項,由于各種情況需要中止正式請求時,更應該盡快聯絡。如果等對方問起“上次說的事情怎么樣啦?”才匆忙回復:“啊,那件事啊,不好意思,告吹了。以后還請多關照。”這樣做是很失禮的。這會給對方造成麻煩,影響對方對已方的信任,乃至對今后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要予以注意。
有家大公司對一位培訓師進行探詢:“今年我們公司約有100名晉升人員,希望能對他們同時進行培訓,不知能否做到?”這個培訓項目的最佳人員配置為一個班20名學員,所以要同時開5個班,需要5位培訓師。雖然一下召集5個培訓師有一定困騅,但想想辦法不是絕對做不到的,這位培訓師如實回復了這家公司。對方說:“明白了。一旦正式決定下來,會立刻同您聯絡的。”
可是到了約定舉辦培訓的一個月之前,仍然沒有聯絡。由于已經請好5位講師空出了自己的日程,那位培訓師就給這家公司打去了電話:“上次談的事結果怎么樣了?”這家公司負責培訓的人卻回答:“哦,那項培訓已經拜托別的咨詢公司了。請您見諒,不要介意啊!”
“貴公司是什么時候決定的呢?”“兩周以前。”
培訓師當然很不滿意,不過因為沒有正式請求,也無法進行索賠。他當時想,今后再不會接受這家公司的任何委托了。
即使事情的最終結果未能按事先探詢的方向取得進展,但如果適時地進行了聯絡,也不至于造成疑惑和不信任。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盡可能周密、迅速地進行聯絡。
5.代理受信要負責轉達
外邊打來電話時,本人正好外出或是離座,一般就會由別人代替本人接電話。
告知本人不在后,對方可能會拜托:“等他回來后,煩請轉告他回個電話。”
抑或對方請求:“因為我馬上也要外出,所以請向××先生轉達以下事項。”除去非本人才明白的事項,這時一般會代為受理:“那好,請您講吧。等一下一定轉達給××。”
若是代本人受理了上面那樣的電話,就必須將口信傳達給本人。既然已經應承“請告知貴公司的雅號和您的尊名,本人回來后會立即回電話。”那么就要負責到底,有時甚至有必要向本人確認:“是不是給那家公司回過電話了?”
如果是非本人無法判斷的事項,譬如能否出席某個會議等,則必須確認日程安排。并且即便本人日程是空著的,最好也不要隨意判斷并回答說:“沒關系,他可以出席的。”
進而,向本人轉達口信內容時,必須忠實地傳達原話,要避免隨意解釋口信的內容或摻雜個人揣測。
6.嚴格履行相關部門間的聯絡
工作中常常有一些交接、接替的情況。比如:自己下班時間到了,或因故請假,或因為倒班,業務交接時自己不在場,這些情況下需要請別人或其它團隊幫著接替工作。這種場合,若是有關人員之間未能進行妥善交接,便會發生問題,嚴重時甚至會產生重大過失,所以必須嚴格履行部門之間的聯絡。
有關人員之間嚴格履行了交接事項的聯絡,事情的進展就會順利。受到接待的人也會感到自己得到了這里的重視,心情愉快,會建立信任,愿意保持長久交往。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6-10-19 14:55
標題:
re:聯絡不僅要,還要會,這樣才樣發揮其功效....
聯絡不僅要,還要會,這樣才樣發揮其功效.這也是本文要傳達的意涵.
作者:
莫問
時間:
2006-10-19 17:05
標題:
re:細細想來,不僅僅是聯絡要這樣吧。對人負責...
細細想來,不僅僅是聯絡要這樣吧。對人負責,即是對己負責。換位思考一下吧,收獲是大大的呢,常常會超乎我們自己的意料,意外的驚喜哦。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
香港
|
凤山县
|
文山县
|
周宁县
|
怀宁县
|
顺昌县
|
海宁市
|
明水县
|
瑞丽市
|
望江县
|
花垣县
|
崇明县
|
安徽省
|
如东县
|
西峡县
|
沅陵县
|
泰安市
|
宕昌县
|
洛宁县
|
农安县
|
资兴市
|
太白县
|
永清县
|
麻栗坡县
|
方正县
|
理塘县
|
保靖县
|
阿瓦提县
|
汉源县
|
阿合奇县
|
虹口区
|
丹东市
|
石渠县
|
大理市
|
临朐县
|
峨边
|
八宿县
|
司法
|
阜新市
|
东乌珠穆沁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