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水腫病的癥狀與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17-10-11 11:15
    標題: 豬水腫病的癥狀與防治!

    [attach]207875[/attach]

    水腫病

    (一) 綜述

      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斷奶后仔豬的一種腸毒血癥;特征為胃壁和其它某些部位發生水腫。

      常突然發病,發病率較低,但致死率很高,常出現內毒素中毒性休克癥狀而迅速死亡。

      本致病菌常無吸附因子,有溶血性,除含有毒素外,還含有神經毒素。

    (二) 臨癥]


      眼瞼、頭、頸部甚至全身水腫。

      體溫一般無變化,呼吸、心跳加快、,肌肉震顫,盲目行走,轉圈,共濟失調,痙攣或驚厥,尖叫,口吐白沫,倒地搐動,四肢劃動,最后四肢麻痹,不能站立,休克性死亡。

    (三) 病理


      上下眼瞼、顏面、下頜部等膠凍水腫。

      胃粘膜(胃大彎和噴門,粘膜和肌肉層之間)膠凍水腫。

      心包和體腔內有血色積液。

      全身淋巴結幾乎都有不能程度的水腫,腸系膜(結腸、小腸系膜)淋巴結尤為突出。

    (四) 治療


      水腫克星或水腫康(5ml/頭),2次/日,1~2天,亞硒酸鈉VE針劑,1~2ml肌注,2次,呋噻咪利尿。20%安鈉加1ml,50%安鈉加1ml,50%葡萄糖3ml/kg體重,靜注,2次/日。

    仔豬白痢

    (一) 綜述


      又名遲發性大腸桿菌,是仔豬在哺乳期內常見的腹瀉病。

      特征為病仔豬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糞,發病率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豬的生長速度明顯減慢。

      病因復雜,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認為豬腸道菌群失調,大腸桿菌過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現已證實,豬輪轉病毒是仔豬白痢的病原之一。

      本病多發生于10~30日齡仔豬,7日齡以內,30日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病。無季節性,冬、春氣候劇變,陰雨、潮濕或保暖不良及母豬乳汁缺乏時發病較多。

      發病與飼養管理及豬舍衛生有很大的關系,應激等因素也是重要病原之一。

      主要是通過消化道感染。

    (二) 臨癥

      仔豬突然拉稀,同窩相繼發生,排白色、灰白色、腥臭、糊狀或漿狀糞便。

      仔豬精神不振,畏寒,脫水,吃奶減少或不吃,有時見有吐奶。

      一般病豬的病情較輕,及時治療能痊愈,但多因反復發作而形成僵豬,嚴重時,患豬糞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三) 病理

      病死仔豬脫水,消瘦、皮膚蒼白。

      胃粘膜充血、水腫,腸內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氣泡。

      腸壁變薄半透明,暢粘膜充血、出血易剝脫,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有繼發性肺炎病變。

    (四) 防治

      基本上與仔豬黃痢防治措施相同。

    作者:佚名      來源:微豬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积石山| 柳河县| 新龙县| 太保市| 慈利县| 油尖旺区| 涟水县| 道孚县| 六盘水市| 河北区| 林西县| 呈贡县| 江永县| 东源县| 江城| 泰和县| 兴国县| 西贡区| 河津市| 景德镇市| 资源县| 察哈| 札达县| 根河市| 时尚| 丽江市| 罗田县| 昔阳县| 甘孜| 茌平县| 谷城县| 柏乡县| 舒城县| 丹巴县| 汉阴县| 景谷| 武清区| 长葛市| 五莲县| 固始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