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我國龜鱉種質和苗種生產現狀與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elongcq    時間: 2006-9-9 21:11
    標題: 我國龜鱉種質和苗種生產現狀與對策
    我國龜鱉種質和苗種生產現狀與對策
    趙春光
    (浙江杭州龜鱉研究所)
    前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龜鱉養殖和消費國。龜鱉養殖業已成為我國一些地區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地方優勢產業。然而與該產業關系密切的龜鱉種質和苗種,已成為影響我國龜鱉產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為此,筆者就我國龜鱉種質和苗種的現狀和對策,談點自己的看法,供參考。
    一, 現狀
    據了解,我國龜鱉的野生資源在人工養殖發展以前,還是比較豐富的,野生龜鱉的品種有以下31種。
    (一) 平胸龜科  1、 平胸龜屬    (1)平胸龜
    (二) 龜科    2、 烏龜屬     (2)大頭烏龜(3)黑頸烏龜(4)烏龜
             3、 盒龜屬     (5)黃緣盒龜(6)黃額盒龜
             4、 閉殼龜屬    (7)金頭閉殼龜(8)百色閉殼龜
                       (9)三線閉殼龜(10)三線閉殼龜
                       (11)云南閉殼(12)周氏閉殼龜
             5、 齒緣攝龜屬   (13)齒緣攝龜
             6、 地龜屬     (14)地龜
             7、擬水龜屬     (15)黃喉擬水龜
             8、花龜屬      (16)花龜
             9、鋸緣攝龜屬    (17)鋸緣攝龜
             10、眼斑龜屬    (18)眼斑水龜(19)四眼斑水龜
    (三) 陸龜科   11、四爪陸龜屬   (20)四爪陸龜
             12、緬甸陸龜屬   (21)緬甸陸龜
             13、凹甲陸龜屬    (22)凹甲陸龜 
    (四) 海龜科   14、蠵龜屬     (23)蠵龜
             15、海龜屬      (24)海龜
             16、玳瑁屬     (25)玳瑁
             17、麗龜屬     (26)麗龜
    (五) 棱皮龜科  18、棱皮龜屬    (27)棱皮龜
    (六) 鱉科    19、山瑞鱉屬    (28)山瑞鱉
             20、黿屬      (29)黿
             21、鱉屬      (30)鱉
             22、斑鱉屬     (31)斑鱉
    其中瀕臨滅絕的保護種類有下幾種。
    地龜 、 三線閉殼龜 、 凹甲陸龜、 云南陸龜 、 四爪陸龜、 平胸龜 、 海龜 、 玳瑁 、 麗龜 、 棱皮龜、 黿 、山瑞鱉。這里除四爪陸龜和黿為一級保護動物外其它均為二級保護動物。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緯度跨越大,地域間的氣候與生態環境的差異,使龜鱉這種遠古生物,在我國形成了略有形態和習性不同的地域品系,如鱉類有北方地區的北鱉、西南地區的山瑞鱉,太湖流域的江南花鱉(筆者于1995年擬名)湖南的湘鱉,廣西的黃沙鱉、山東的黃河口鱉與江西的鄱陽湖鱉等等。這些種質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內在品質與外部形態,并已形成一定的種群數量。是我國寶貴的種質財富。
    但時從發展人工養殖以后,龜鱉的野生種質存量急劇下降。止目前,連過去野生種群較大的中華鱉和烏龜也很難在常規的棲息地隨意找到。所以,目前我國人工養殖的龜鱉苗種,龜類中除烏龜外,巴西龜的50%、鱷龜的80%靠境外輸入。而我國年需近5億左右的養殖鱉苗,也有近60%靠境外輸入。值得擔憂的是,這種狀況到現在不但沒有改觀,還有發展的趨勢。這種局面的造成和發展,對我國今后龜鱉產業的健康發展將產生嚴重和深遠的影響。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人工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和其它的保健品相比,東方人似乎更喜歡鮮活生物的鮮補,如甲魚湯、雞汁,鯽魚湯等。龜鱉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食補品,隨著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的消費量也越來越大。市場的需求促進了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業的發展又需大量的種苗,而養殖業發展初期人工培育親本技術還沒有完全過關。于是,野生資源的掠奪性捕撈,使本來有限的野生種質資源在短短的幾年內瀕于滅絕。由于龜鱉屬于變溫動物,在野生的自然環境條件下成熟生育需要4~6年,加之對養殖來說因龜鱉的卵、苗、幼、成各種規格都能利用,所以劫后的恢復,即使有得力的保護措施,也需很長的時間。
    (二)棲息地環境的嚴重破壞
    大江大湖流域的淡水沼湖、河塘是龜鱉的主要棲息地,千百年來龜鱉在某個流域生存繁衍的同時也適應了當地的環境,并形成了特有的生態品系。然而因棲息地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使原產地的種群數量也持續減少。如由于黃河的長期斷流,使黃河口鱉的原產地種質所剩無幾,再如長江流域幾次罕見的洪澇和太湖流域的水質富營養惡化等使原生地的龜鱉種質數量急劇下降。特別是華東地區輕紡工業的發展的排污使許多龜鱉棲息的江河受到了嚴重的無機污染,使許多水生生物無法生存等等。
    (三)種苗基地建設滯后
    龜鱉種苗的嚴重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國內種苗繁育場的建設卻是寥寥無幾,一些地方雖說建了一些種苗場,但除自給自足外,只有很少數量供應市場,如目前我國現有的國家級中華鱉良種場和一些地方良種場年可供養殖的苗種不足需求的10%。而過去一直以供應苗種為主的湖南和江西幾年來一直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看市場好時,一哄而起到處買親鱉育苗賣,市場價格一低落就賣親關場,到目前已很少有優質的當地純真苗種供應市場。所以有計劃有管理的種苗基地建設的滯后,對我國中華鱉苗種不足的現象也將繼續很長時間。而龜類的良種基地更是微乎其微,特別是國家對一些龜類養殖的限制,使龜類苗種的短缺也將持續更的長時間。
    (四)種苗市場管理缺失
    龜鱉種苗市場的管理缺失,使多年來龜鱉苗種市場處于相當混亂的狀態,隨之而來的是種質的大混雜。如潘陽湖鱉的原種鱉苗(剛孵出的鱉苗),除體背有些花斑外,腹部桔紅色,無花斑,而現在的鱉苗大多腹部有花斑。至于以各種途徑入境的各種龜鱉苗種(很難斷定經營者是否都有進口許可),由于市場的無序,近年來幾乎布遍大江南北。這種市場無序的種苗大流通,不但造成種質的混雜,也給病害傳播的控制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如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境外鱉苗在我國的養殖成活率平均不到50%,嚴重的幾乎全軍覆沒。給當時的產業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目前入境的受精卵,由于不是在標準的孵化環境中運輸、滯留時間過長而影響孵化率的事例逐年增多,如2003年有的養殖場購進的受精卵最早的20天就出殼。
    二,對策
    針對上述我國龜鱉種質和苗種所存在的嚴峻形勢,怎樣應對解決,筆者提幾點建議。
    (一) 加快良種苗種基地的建設
    近幾年我國雖然也投入了專項基金建了一些龜鱉的原良種基地,但大多只能保種或滿足自己日益擴大再生產的苗種需求,供應市場的數量很少。所以建議在產業優勢區域再有的放矢的規劃一些苗種基地,是緩解苗種緊張和依賴境外的唯一途徑。當然在操作中不一定非要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可采用鼓勵有經濟實力并有積極性的私營企業主籌建基地。而地方職能部門只需在規劃設計等基礎工作上給予支持,并在建成嚴格驗收后給予備案認可。在以后的良種、苗種生產中除按國家的有關法令法規進行監督外在管理中給予熱情的指導。
    (二) 改善棲息地域環境建立野生保護區
    地方職能部門可結合地方的環保治理規劃協助制定一些保護措施和劃定保護區,使龜鱉的野生資源得以修養生息。
    (三) 加快種質改良的科研工作
    國家應投入一定的資金為龜鱉的種質改良和復壯的科研工作創造一些條件。使這項工作得以持續進行。
    (四) 規范苗種市場,
    規范龜鱉種苗市場,嚴厲打擊不法分子走私或跨地區未經有關部門檢測檢驗販運龜鱉苗種和受精卵。以杜絕病害傳播和種質混雜。



    作者: 明政哥    時間: 2010-7-4 23:27
    有點用,也許能用得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南康市| 临西县| 佳木斯市| 抚州市| 乐昌市| 藁城市| 健康| 新蔡县| 百色市| 临高县| 八宿县| 晴隆县| 平定县| 武定县| 满洲里市| 调兵山市| 宝兴县| 仪征市| 塔河县| 青龙| 娱乐| 康马县| 贺兰县| 陆良县| 邹平县| 土默特左旗| 高要市| 青冈县| 运城市| 郧西县| 宁武县| 安达市| 齐河县| 新宁县| 威远县| 科技| 乡宁县| 讷河市| 鞍山市|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