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后備豬現狀及選育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17-5-15 10:01
標題: 后備豬現狀及選育
后備豬與母豬繁殖力
此研究基于數據來自2008到2010年,對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超過125個豬場的母豬的715,939次配種,476,816此產子和109,373次終生記錄,數據來自2008到2010年。值得提出的是研究條件,包括具有不同品系,大小,健康狀況,結構和管理的豬場,確保了此研究的結果可適用于所有豬場。
本研究評估了不同方面,如基于通過第一次產子結果預測母豬未來的生產性能,或第一次配種的最佳時間和配種季節之間的關系,(所有專業人員懷疑存在,但從未被精確的確定)。但此研究最具創新的結果是概述描述由超級母豬組成的豬場,這些超級母豬的生產性能比其他母豬好。
實驗基于的不同變量中,最具決定性的是解釋母豬其后的生產性能結果是其第一窩產活仔豬數(PBA)。在這方面建立了4個類別。
下圖中不同顏色曲線代表:一胎母豬不同產仔數
看圖說話:
我們可以通過第一窩產活仔豬預測母豬一生的生產性能,性能最好的母豬將一直比其它母豬好。為什么在斷奶頭數、斷配間距上沒有明顯差異呢???吃瓜群眾,因為哪些生產成績差的(產仔數低、斷奶頭數低、斷配間距太長、分娩率低的母豬)已經淘汰了,所以這個數據看上去差異不是特別大,千萬不要以為在我們國內也是這個樣子的幺。(以上數據資料源自世界豬業之窗)
以上是國外的情況,那我們是什么樣子呢?
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豬場后備豬的配種背膘是很低的,尤其是這兩年很多公司為了完成配種計劃或者是快速補欄,趕生產節奏,在后備的配種日齡和體重上存在更多的問題。上圖中后備豬第一胎分娩背膘才只有16點幾。近半數的頭胎母豬配種時的背膘不足17mm。而且很多豬場在后備豬的膘情都不做測定和記錄。
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后備豬配種背膘偏薄,其次就是一胎母豬哺乳期背膘損失非常嚴重(3MM以內的僅為40%左右。這意味著更加久的斷配間距以及更加嚴重的二胎綜合癥),這是在很多豬場普遍存在的問題。其次就是后備豬配種日齡普遍偏大,很多農場250日齡內參配母豬比例不足50%。往往都日齡偏大。
下圖示某農場0-5胎母豬淘汰比例
胎次 | 頭數 | 比例 |
0 | 67 | 18% |
1 | 239 | 64% |
2 | 51 | 14% |
3 | 10 | 3% |
4 | 4 | 1% |
5 | 1 | 0% |
| 372 | 100% |
下圖是:很多農場1胎母豬的產仔情況
下圖是:圍繞后備豬培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在農場的執行情況統計
看圖說話:
在豬場中后備豬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1、配種日齡普遍偏大。因為沒有進行很好誘情,還有就是關于誘情效果的評估。
2、配種背膘偏薄,因為后備豬的飼養管理很多豬場后備豬仍然堅持使用育肥豬或者是妊娠料。
3、因為后備豬在分娩舍的無差別管理,致使哺乳期背標損失過大,從而導致1胎以后很多母豬因為繁殖問題過早淘汰,而且越是產仔、哺乳能力越好的后備母豬越容易淘汰。
4、后備豬自留或者是外購基本都不做隔離、馴化。
5、后備豬數據記錄不完善(初情日齡、體重、背膘等)
后備豬培育要點:
1、后備豬的隔離馴化。
2、后備豬初情記錄問題
3、后備豬的催情補飼
4、后備豬誘情問題
5、后備豬光照問題
以上內容太多,我們接下來會作為專題一點點介紹。
后備豬的選擇:
1、初情期早的母豬(小于185天)比晚的(大于235天)其后備豬早排卵,且背膘厚。(看來后備豬選育從上一胎開始就要查閱信息啊)
2、一窩豬中出生重最大的更適宜做后備豬(為啥呢?????因為個體小的后備豬子宮內容積也相對較小)
3、100-160天日增重大于600克且一致性好的
4、初情期早于185天的,且外陰評分
來源:養豬學徒生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虹口区|
灵山县|
宜宾县|
巴林左旗|
西和县|
武宁县|
浦县|
响水县|
辽阳县|
临安市|
陵川县|
泰和县|
东辽县|
彭山县|
新化县|
抚顺县|
威宁|
清徐县|
东兰县|
赤城县|
宾阳县|
贵溪市|
平昌县|
玉龙|
神农架林区|
修文县|
黎川县|
石台县|
海兴县|
郴州市|
吴江市|
普宁市|
奉贤区|
佛教|
胶南市|
犍为县|
团风县|
洛宁县|
柘荣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