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太少不夠吃,這個縣的豬價最低9元/斤!把縣農委給愁壞了
[打印本頁]
作者:
IMCTT
時間:
2017-5-10 09:34
標題:
豬太少不夠吃,這個縣的豬價最低9元/斤!把縣農委給愁壞了
目前忠縣總人口100多萬,2016年年出欄生豬僅為71萬頭,縣內生豬肉價最低價在18元∕公斤左右,而全國僅為14元∕公斤,需求明顯大于供給。
(, 下載次數: 4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忠縣生豬養殖總量不足 產業需提質增效
忠縣新聞網
謀劃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特別重視方案的“因域制動”。
4月15日下午,重慶市政協農業委副主任、市農委副主任王健在重慶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上建言:“重慶農業的供給側結構調整應首保生豬。”
結合忠縣實際情況,我們應該如何破解生豬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難題?
現狀:生豬養殖總量不足
豬肉是市民最大的肉類需求,雖然近幾年忠縣生豬產業有大幅度發展,但與周邊區縣和全國發展速度相比,在規模和數量方面仍然有差距。
忠縣畜牧獸醫局生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朱正成介紹,目前忠縣總人口100多萬,2016年年出欄生豬僅為71萬頭,縣內生豬肉價最低價在18元∕公斤左右,而全國僅為14元∕公斤,需求明顯大于供給。此外,忠縣生豬單體規模較小,還沒有年出欄萬頭以上的豬場,年出欄2000頭以上的豬場僅有4家,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豬場僅63家,而相鄰的長壽區、合川區、涪陵區等地擁有年出欄10萬頭生豬規模豬場。
困局:傳統養殖問題頻現
生豬產業發展到今天,很多養殖戶都存在一個技術升級和養殖模式的問題。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專業養殖場戶主,生產隨意性較大,往往依靠自身的條件,隨意搭建養殖場,廠址選擇、場區布局不合理,飼養環境復雜,缺乏基本的生豬衛生防疫條件,不僅造成生豬防疫困難,而且未能達到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綜合效益不高。
養殖主體的傳統化也是不容小覷的問題。大多數養殖戶擁有豐富的養殖經驗,但在科學知識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對科學知識的接受程度較低,目光可能會受到短期經濟效益的影響,嚴重制約了生豬的科技推廣進程。技術人員方面也遲遲得不到“新鮮血液”的注入。
與此同時,生豬產業鏈條“短粗”,為民增收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生豬停留在初級加工上,通常只有一個‘鏈條’,粗放的生產方式僅能自足。這一切直接影響了忠縣生豬產業現代化、生態化的進程。
破題:改變傳統生產模式
“科學轉變經營方式,優化生豬產業布局。”朱正成說,忠縣目前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養殖模式,從生產方式上進行改革,提倡“集中連片、各有重點、你我不同、和平發展”生豬發展新格局,逐步減少散養小戶,擴大單元飼養規模,進一步向集約化、生態化、現代化的方向轉變。其次是堅持“三退三進三結合”原則。規模小的生豬養殖戶要退出散養、退出村莊、退出庭院,進入規模、進入小區、進入市場,與龍頭企業相結合、與環保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改變傳統生產模式,改善養殖戶居住環境,提高生豬質量。
朱正成認為,忠縣可以利用30萬畝柑橘園,按面積配套豬場,大力推廣“豬—沼—果—草”模式,加大糞肥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力度;推廣循環農業、種養結合。同時,發展有機糞加工等工業消解模式,制定豬糞有機肥施用鼓勵政策,實現糞肥本地施用和商品化消納,解決污染制約瓶頸。
縣農委主任徐正龍表示,產業發展關鍵在完善體制、創新機制,應該加快深化農村改革,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加強相關部門之間、企業與市場主體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形成產業互動、多方共贏、良性發展的現代畜牧業發展格局。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昔阳县
|
八宿县
|
道真
|
怀远县
|
运城市
|
石台县
|
广昌县
|
崇信县
|
逊克县
|
保康县
|
宜章县
|
岗巴县
|
太仆寺旗
|
云霄县
|
长海县
|
镇江市
|
丽江市
|
喜德县
|
永嘉县
|
新蔡县
|
泾源县
|
辽中县
|
万安县
|
垦利县
|
济宁市
|
万载县
|
江都市
|
东宁县
|
八宿县
|
札达县
|
上思县
|
饶河县
|
泰顺县
|
平安县
|
全椒县
|
曲靖市
|
漾濞
|
漳平市
|
普兰店市
|
辛集市
|
玉溪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