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千萬豬場被清退,進口肉卻來補缺!2017養殖戶該何去何從?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17-3-13 09:22
標題:
千萬豬場被清退,進口肉卻來補缺!2017養殖戶該何去何從?
在內有環保大棒、外有進口肉增量的雙重壓力下,養豬板塊的“家庭農場”以及原有機會發展為家庭農場的散戶顯然處在風暴的最前沿。
環保氣候已成,家庭農場何去何從?
《農財寶典》新牧網 林遠康
(, 下載次數: 4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一端是自2013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連年提出“家庭農場”概念,撐起三農的上層意志無比堅決;另一端是2010年來,環保政策在養殖領域愈演愈烈,至2015年起實施世上最嚴環保法,禁養區、限養區的豬場節節敗退。
有數字為證,2016年僅南方水網地區調減生豬量就達1600萬頭,涉及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十個省份、133個縣市……全國全年被清減的生豬存欄量或超過3000萬頭。
政策的鼓勵遭遇實際產能的削減,養豬業的風向進入前所未有的搖擺不定。
借用大文豪狄更斯的一句話:
這是最好的時代(政策上),這是最壞的時代。
查看歷史數據,跟2016年年初的能繁母豬存欄量3783萬頭相比,12月份的量為3664萬頭,全年減少119萬頭母豬,在大型養豬集團布局全國、高歌猛進,中型養豬場巋然不動、養精蓄銳的現狀下,顯然,這119萬頭母豬絕大多數出自散戶以及初具規模的“家庭農場”。
另一個意味深長的數字是豬肉進口量的變化。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全年累計進口豬肉162.02萬噸,粗略按屠宰率80%、商品豬出欄重250斤算,進口肉總量可換算為約1600萬頭商品豬——正好跟南方水網地區調減的量相近。
在內有環保大棒、外有進口肉增量的雙重壓力下,養豬板塊的“家庭農場”以及原有機會發展為家庭農場的散戶顯然處在風暴的最前沿。春節以來,福建延平用時半個月在當地清空生豬存欄量112萬頭!似乎預示了2017年依然會是“不平凡的一年”。
家庭農場該何去何從?選項是多元的,論及利益最大化和可行性,未雨綢繆也許是最佳選擇。
理由如下,經過多年的輿論建設和法律完善,養殖業的環保整治已是大勢所趨,尤其是水網沿線的整治深得民心,畢竟這是一個區域的生命之源,借用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的話說:誰也不愿意吃一碗肉、喝一碗(豬)尿。哪怕心有不甘,面對法令如山和龐大的整治隊伍,也無能為力。
在筆者走訪養殖業時,發現不同豬場老板,在環保大氣候下,出現不同的行動和取舍。在地處水域、景區附近等禁限養區的豬場群體中,有的采取了“趁行情好,掙最后一筆錢”的態度、放任自流;有的趁行情好攢下本錢,尋找非禁限區著手基建,等建好就挪窩;有的打算停下自營的豬場,尋求跟養豬集團的合作。而暫時沒有環保政策風險的豬場,多數在擴欄方面多了幾分理智,而在投資環保方面多了一些緊迫感。
在“挪窩”的過程中,對局勢的判斷尤為重要。之前就曾出現豬場雖然主動選擇搬遷,但屢碰環保紅線,從東莞挪到博羅,一兩年后從博羅挪到粵西甚至省外的情況。由于對各地的政策、官方態度、經濟形勢看不透,導致反復搬遷,元氣大傷。
當然,在環保整治的過程中,如果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站在養殖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引導豬場轉移亦能減少此項工作的陣痛,最大限度保全家庭農場原本的謀生之道。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央一號文件對“家庭農場”的扶持能夠落實,比如金融貸款方面的支持到位,那么,也許大批家庭農場能夠轉移到合適的地方,改善生產條件,實現環保與民生的雙豐收。
來源:互聯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
宁化县
|
寿宁县
|
司法
|
临颍县
|
杭州市
|
吉首市
|
定州市
|
泰顺县
|
武定县
|
黄大仙区
|
油尖旺区
|
错那县
|
隆回县
|
吉林省
|
五河县
|
阿克陶县
|
增城市
|
四子王旗
|
保德县
|
汝州市
|
临泉县
|
大方县
|
鄯善县
|
恩施市
|
金塔县
|
奇台县
|
万山特区
|
囊谦县
|
萨嘎县
|
河津市
|
陵水
|
瑞昌市
|
会理县
|
分宜县
|
宣汉县
|
兰西县
|
黄梅县
|
蒙自县
|
南郑县
|
个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