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家禽用藥九大誤區
[打印本頁]
作者:
李偉剛
時間:
2017-2-10 08:25
標題:
家禽用藥九大誤區
獸藥是預防、診斷和治療畜禽疾病的藥物。錯誤用藥、濫用藥物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筆者接觸過許多養禽戶,發現他們在使用獸藥上存在著種種誤區,增加了養殖成本,影響了療效,直接影響了經濟效益。
誤區一:認為抗菌素萬能
有些養禽戶雞生了病,也不管什么病,拿來抗菌素就用,一種不行再換一種。殊不知,抗菌素不能包治百病,濫用抗菌素會造成耐藥株的增加,容易造成二重感染,并且污染環境。到了治病的關鍵時刻,挑選不到敏感的藥物,給治療帶來困難。
對細菌感染的疾病,首先要診斷是什么病,再挑選相應的抗菌素,有條件的要做藥敏試驗,以達到確實療效。抗菌素用后再用微生態制劑(潤生康)來調節腸道菌群,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機體康復。
誤區二:認為疫苗也能治病
如果雞群發生病毒性疾病,可以用相應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黃液來治療,以中和體內的強毒。這種免疫是短暫的,一般只有15天左右,痊愈后要用相應的疫苗主動免疫。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干擾素或免疫球蛋白屬于基因工程范疇,對病毒性疾病有—定的治療作用。
實踐認為,如果雞群早期感染了病毒病,用有些疫苗緊急預防是有效的。如果疫情發展到中后期,用疫苗就會加重病情,雞群死亡率更高。
誤區三:認為進口藥比國產藥好
所謂藥品的療效好壞,主要是指藥品的內在質量即有效成分。臨床證明,國內許多獸藥生產企業生產的藥品,其療效不亞于進口藥品,有的還比進口藥好。例如國內生產的抗球蟲藥,如綠泰樂、新奇等不比國外的三安球蟲粉差。
誤區四:認為人用藥比獸藥好
許多養禽戶專挑人用藥來防治禽病,一是增加了成本,二是違反了法規。國家在《獸藥管理條例》中明確指出:禁止將人用藥用于防治畜禽疾病。以前人用抗菌素只用幾萬到幾十萬單位就能治好病,而現在用幾百萬單位療效也不顯著。究其原因,細菌有了耐藥性。
誤區五:認為藥物可以隨意混合
由于病情復雜,聯合用藥已是目前消費品市場治療禽病的方法。藥物之間有配伍禁忌。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之間的混和,有的會產生協同或增強作用,如青霉素和鏈霉素;喹諾酮類與氨芐青霉素等。有的則產生拮抗或減弱作用,甚至無效,如喹諾酮與氟苯尼考;紅霉素與卡那霉素。有的則產生理化作用或毒性作用,如氟苯尼考不能與磺胺類、卡那霉素混合。所以,聯合用藥必須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千萬不可擅自組合。
誤區六:認為不消毒照樣養好雞
筆者認為,一家一戶的養雞必須重視環境及雞舍的清毒,帶雞消毒和飲水消毒,并經常使用不同性質的消毒藥交替輪換使用。經常性消毒可達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誤區七:認為藥物在治療時的用量越大越好
有些養雞戶求好心切,在給病禽用藥時,不遵醫囑任意加大用量,結果適得其反。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對機體都有副作用,任意加大用量造成藥物中毒的病例屢見不鮮。臨診上常見有喹乙醇中毒、痢菌凈中毒、磺胺藥中毒等。筆者認為,任何藥物的應用都有個度,超過了極限就會中毒。實踐證明,以畜禽體重來計算藥物的用量療效最好;個體治療比群體治療好;禽類飲水治療比混料效果好。
誤區八:認為原料藥比制劑好
有些廠家把原料藥推向了市場,誤導養殖戶純粉治療禽病好,事實上并非如此,名義上成本降低了,實際上療效不如制劑。現在國家已明令禁止將原料藥投放市場。
誤區九:認為只要雞病好,藥殘問不了
畜禽的藥殘是關系到人類健康的大問題。由于氯霉素、克球粉等藥殘使我國畜禽產品出口受阻的例子不少,導致國家經濟損失慘重。現在國家已三令五申要求解決藥殘問題,讓人們吃上放心肉、禽、蛋。養禽戶應在獸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該停藥時要停藥,從根本上杜絕藥殘,以保護人類健康。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
凤山县
|
黔西县
|
玉龙
|
遵义市
|
淮北市
|
泰州市
|
随州市
|
徐闻县
|
紫金县
|
南川市
|
丽水市
|
鄯善县
|
宜州市
|
玉田县
|
城步
|
电白县
|
香格里拉县
|
梓潼县
|
商南县
|
茌平县
|
常德市
|
乌鲁木齐县
|
桐城市
|
万安县
|
罗田县
|
德兴市
|
基隆市
|
翁源县
|
德昌县
|
沽源县
|
丹寨县
|
开鲁县
|
柳州市
|
益阳市
|
承德县
|
漠河县
|
苍南县
|
本溪市
|
敦煌市
|
蓝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