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真相!國內玉米過剩,為啥還進口? [打印本頁]

    作者: IMCTT    時間: 2017-1-5 09:21
    標題: 真相!國內玉米過剩,為啥還進口?
      我想大家都有這樣一個疑問,而且是一直耿耿于懷的,甚至怨聲載道,那就是。

      中國玉米都達到必須去庫存的地步了,為何還要進口玉米,真的是進口玉米沖擊國內市場嗎?

      難道國家真的糊涂嗎?

      請看事實真相。

      這一切還要從中國加入WTO說起,WTO其實就是做買賣的商人之間的聯盟,這個圈里的國家可以相互買賣東西,而且關稅低的可憐,加入這個組織的國家可以把自己有優勢的東西以很便宜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也可以從其他國家買進很便宜的東西,是一個互利互惠的組織。

      而中國為什么要加入呢?

      你不加入WTO別的國家進口的產品會加很高的關稅,會保護國內的相關產業,但是同樣,你出口到其他國家的產品也會被征收很高的關稅,產品到了國外就沒有競爭力。

      而中國產業供需極不平衡,有很多產品需要大量進口,同時又有很多產品需要大量出口,為了保證國內的人民能吃到、用到便宜的東西,企業用到廉價的原材料,國內多余的產品以便宜的價格賣到其他國家,提高競爭力。

      中國只能加入WTO,除非中國所有產品都能自給自足,但這是不可能的。

      而加入WTO的條件就是所有產品必須和國際對接,也包括農產品。

      對于農業,中國其實心里清楚是沒有競爭力的,所以在加入談判的時候玉米進口是采用配額制度的,玉米的進口配額是720萬噸,這對于中國玉米1.5億噸以上的年消費量其實并沒有多大影響。

      進口玉米配額內關稅3%,配額外的關稅高達180%,這是對中國玉米保護做到的最大限度。

      而且15年玉米進口量僅為473萬噸,連配額都沒有用完。

      我們要看清事實的真相,不要聽誰一忽悠,憤青情節就上來了。

      其實對玉米沖擊大的,是玉米替代品的進口。

      據海關數據顯示,15年玉米替代品酒糟進口682萬噸,我國酒糟年消費量在1000萬噸左右,進口占到接近70%,嚴重擠壓國內酒糟消費空間,也就間接減少國內玉米消耗量。

      大麥進口1070萬噸。

      高粱進口1069萬噸。

      木薯進口937萬噸。

      這些玉米替代品15年進口量接近4000萬噸,這才是沖擊玉米的主謀,而且都是極低的關稅,價格相當便宜。

      你會說為什么這些不進行配額制度呢?

      中國既然加入了WTO組織,你想進口的東西全是高價的,保護自己的產業,而用極低的產品價格去沖擊別的國家,可能實現嗎。

      WT0對中國的不平等待遇

      在加入WTO的時候,中國地位微弱,所以在談判的時候也遭遇了不公。

      WTO允許發展中國家對進口農產品征收24%的關稅,而中國卻只能征收17%的農產品進口關稅,對美國更是低達14.5%。

      WTO允許對配額類農產品在配額內征收23%的關稅,而中國只能征收3%。

      美國就是因為國力強盛,在WTO橫行霸道,甚至藐視WT0規則,最讓我可氣的是美國在法律上有規定“國內法先于國際法”,這不擺明美國把自己當成世界老大了嗎。

      如果現在加入世貿我想會有很大改觀,因為中國現在的強盛。

      沖擊國內玉米真正“罪魁禍首”其實是玉米替代品。

      來源:三農視點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雅安市| 梨树县| 北票市| 康马县| 泰兴市| 临洮县| 鹤岗市| 靖安县| 河池市| 张家川| 理塘县| 双桥区| 京山县| 松滋市| 拜泉县| 迁西县| 会同县| 多伦县| 毕节市| 永济市| 洪江市| 武威市| 页游| 锡林浩特市| 滕州市| 化隆| 灵武市| 和田市| 玉溪市| 都匀市| 安图县| 和政县| 阳江市| 丹阳市| 康乐县| 鱼台县| 玉林市| 大港区| 乐安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