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黨中央、農業部都發話:2017年大力穩生豬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16-12-26 09:47
    標題: 黨中央、農業部都發話:2017年大力穩生豬

      19日至20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十三五”開局之年“三農”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形勢,部署2017年農業農村工作。而在14日到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對于明年農業、畜牧業、養豬業的發展也有諸多闡述。今天,我們就結合這兩次會議的重點,對促進畜牧業和養豬業的變化提出幾點看法和預測。


      一、黨中央、農業部定調:穩生產是主要目的


      在今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指出:“增加農民收入,要構建長效政策機制,通過發展農村經濟、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多種途徑,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盡快富裕起來。”


      在鼓勵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中,習近平又指出要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結構,尤其是增加緊缺農產品生產,大力發展畜牧業、糧食精深加工,促進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而根據農業部部長韓長斌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明確了2017年工作重點,首先也是推進結構調整,重點是繼續調減玉米,大力穩生豬、興奶業,推進漁業減量增收和資源養護,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加快推進農村創業創新。


      很明顯,近兩年養豬業在結構端發生的根本性轉變已經引發了黨中央和農業部的高度關注,尤其是今年4月農業部印發《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未來生豬生產保持穩定略增,但規模比重需要穩步提高,規模戶成為養殖主體,規模企業屠宰量占比不斷提升,生豬出欄率、母豬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持續提供,產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大幅提供,生產與環境協同發展。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從根本上來說,中央還將繼續鼓勵支持養豬業的發展。


      二、綠色發展是基本要求,養豬環保將面臨空前壓力


      當然,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養豬業綠色、協調發展在這兩次會議中也被重點談到,首先是習近平在談到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時指出,要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而韓長斌在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時指出,2015年養豬業將優化生豬區域布局,加快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轉型升級,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


      這也是和農業部去年發布的《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相關政策一脈相承的,很明顯,當前政府的態度是豬要養,但前提是保證綠色養殖、生態養殖,這是對明年養豬業極大的環保轉型壓力。


      三、農產品的定價由市場決定,市場調控將繼續弱化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讓農產品的定價主要由市場決定,這里將對養豬業產生幾點利好。


      第一是玉米臨時收儲價格政策改革,實行市場定價,玉米的市場價格有望進一步下調,這將進一步降低生豬養殖的成本;當然,對于種植玉米的農民來說,將由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這樣也能保證玉米種植者的收益。


      第二是對于生豬養殖來說,讓市場決定價格更有望直接帶來利好。根據2015年修改的《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中,即用“緩解”而非“制止”。也就是說,市場價格根據供需變化,出現適當的周期波動很正常,這可能預示著政府不會再輕易地對豬價進行干預,這對于養豬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四、農業補貼將繼續加大,保護農民積極性


      近年來,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強調,未來農業補貼力度會繼續加大,并推進合理的農產品定價機制,保護農民的積極性。但這與養豬業的關系似乎不大,生豬補貼、能繁母豬補貼早已被證明,并不利于養豬業科學發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與養豬業相配套的農業金融服務、擔保制度及小額貸款、農業信息化建設等措施將會陸續推出,將幫助養殖戶解決發展的資金問題。


      五、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家庭農場將獲得更多扶持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有明確指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優化經營結構,把促進規模經營與脫貧攻堅和帶動一般農戶增收結合起來。


      而就在12月22日,農業部召開支持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工作視頻會議,在會議中明確指出,鼓勵返鄉下鄉人員領辦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建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和股份制企業等。


      很顯然,對于養豬業來說,國家鼓勵規模化、集團化,但家庭農場依然具有其很強的生命力。因為這是針對農業發展到這個階段,未來誰來種地?誰來養豬?怎么種好地、怎么養好豬?這樣一個關系農業長遠發展大計的重大問題而提出來的。

      來源:豬場動力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德化县| 溧水县| 通江县| 德保县| 金川县| 仁寿县| 大庆市| 绥滨县| 炉霍县| 南木林县| 隆昌县| 楚雄市| 平塘县| 姜堰市| 嘉兴市| 阳城县| 石棉县| 周至县| 吴川市| 札达县| 黑龙江省| 南陵县| 天峨县| 仙居县| 青海省| 开封县| 潜山县| 开封市| 栾城县| 清河县| 吉林省| 赤峰市| 织金县| 京山县| 丰镇市| 北宁市| 荔波县| 宁晋县| 定边县|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