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玉米、水稻減災技術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yihan5777
時間:
2016-7-11 11:46
標題:
玉米、水稻減災技術要點
一、玉米減災技術要點
【中華種植網】
(一)排除田間積水。在排除積水的基礎上,待地面泛后,抓緊中耕散墑,減輕積水對玉米的影響。
(二)扶正倒伏的植株。扶起時要做到“早、慢、輕”,以防對根莖葉的損傷,并結合基部培土進行。對折斷的、發病的玉米植株帶出田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蟲害傳播。對早期發生倒伏的玉米苗,一般不用不用人為扶正,過5—7天植株即可自行恢復直立生長。
(三)清理殘碎葉片。洪澇災造成玉米植株中心部淤泥灌滿,影響了玉米葉心生長,對此應人工幫助玉米新葉盡快抽出,要盡快用鐮刀等割除頂尖灌有淤泥的部分,但要盡可能多地保留植株體或綠色葉片、不破壞生長點。
(四)及時補施肥料。玉米大喇叭口期根據漲勢,每畝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同時適當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促進玉米盡快恢復正常生長。
(五)噴水化學藥劑。大風雨過后,由于玉米收到機械損傷,加之空氣濕度大,極易引發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要注意防止大小斑病,褐斑病和頂腐病等。
二、水稻減災技術要點
(一)因田制宜,及時排水降漬。稻田在陰雨天排水,可將水一次性排干;若遇高溫烈日,切記逐步緩放,保留適當水層,使稻苗逐漸恢復生機。對部分受淹過頂且淹水時間不長、植株尚未淹死的田塊,要及時露苗洗苗,可趁排水時清洗葉片上面的泥漿,已恢復葉片正常的光合機能,促進植株恢復生長。植株倒伏的應及時扶正,并割去爛葉、病葉。
(二)因時適量追肥,抓好補種改種。中稻:適時適量追肥,增強植株抗逆性,促進快速恢復,中后期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苗床受損不嚴重的秧苗,移栽前要施好送嫁肥。搶季節,抓好補種改種。改種要選擇生育期偏短的水稻品種,一季晚稻。選擇好對路品種,改種要因水則水、因旱則旱。淹水絕收且補種季節跟不上的田塊,可選好適宜的旱地作物水改旱,力爭多種多收。可選用生育期短的玉米、綠豆、紅苕、蕎麥等秋雜糧品種或蘿卜等蔬菜品種改種。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
山东
|
宁强县
|
安达市
|
边坝县
|
尼勒克县
|
日土县
|
黔江区
|
花莲县
|
依安县
|
洪江市
|
云浮市
|
中西区
|
大方县
|
德安县
|
营口市
|
越西县
|
蒲江县
|
开化县
|
靖远县
|
资中县
|
闵行区
|
简阳市
|
正镶白旗
|
旌德县
|
青神县
|
宜川县
|
鄂托克旗
|
游戏
|
改则县
|
钟祥市
|
汝城县
|
泸水县
|
佛山市
|
临朐县
|
靖远县
|
昭苏县
|
张家界市
|
建湖县
|
亚东县
|
四川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