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夏季豬常發疾病防治措施,如何防治夏季豬病? [打印本頁]

    作者: 萬方動保    時間: 2016-7-8 09:39
    標題: 夏季豬常發疾病防治措施,如何防治夏季豬病?


    夏季天氣炎熱,溫度高、濕度大,因此很多寄生蟲、病毒、細菌容易發生和進行蔓延,對生豬的成長構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做好夏季豬常發疾病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一、常發病及治療

      夏季豬的常發病除了豬瘟、豬流感、仔豬副傷寒、嗜血桿菌病、附紅細胞體病和弓形體病等,必須引起養豬戶的高度重視。

      1、豬鏈球菌病

      常在豬患感冒發燒后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癥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血斑。8周齡內仔豬常于兩天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大丘疹,后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秘后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后期呼吸困難,常于1―3天死亡。近年來,該病病原體對多種抗生素已產生耐藥性,給臨床治療增加了難度。但如肌注強效阿莫西林(每公斤體重 15毫克), 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公斤體重2.5毫克),每天1次,連用3天,病情會等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豬瘟時,還要全群緊急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

      2、豬附紅細胞體病

      其典型臨床癥狀表現為母豬生產性能下降,仔豬體質變差,貧血,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豬病初精神萎頓,體溫升高到39.5-42℃,顫抖轉圈或不愿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拉稀。病豬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治療本病的藥物雖有多種,但真正有效的藥物卻不多。可選用血蟲凈、咪唑苯脲、新胂凡納明配合四環素、土霉素等治療。

      3、豬弓形體病

      臨床表現似流感,體溫升高到40.5-42℃,稽留熱,表現為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內側、腹部皮下大面積呈紅紫色。體表淋巴結腫大,以磺胺一6一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芐胺嘧啶等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

      二、病因

      l、飼養管理不當

      對于在開放或半開放豬舍飼養的豬只,過熱的環境溫度易使豬產生應激,擾亂機體的正常代謝。在密閉豬舍,往往由于通風不良,造成有害氣體嚴重超標。如果濕度較高,則利于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為疫病的發生創造條件。

      2、飼料品質不良

      如飼喂了霉敗變質的飼料等,會使各種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

      3.氣溫高,濕度大,天氣劇變
     這些因素有利于病原體的孳生和繁殖,成為夏季豬病流行的重要誘因,而其中一些病是在受涼感冒時機體抵抗力下降后誘發和繼發感染的。

      4、夏季蚊、蠅、蠓等吸血昆蟲促進了豬疫病的發生和流行農村戶養豬舍不加蓋紗網來防蚊、蠅、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5、人為傳播

      如人的流動、豬的放牧,特別是病死豬肉在市場上銷售,使疫病廣為傳播。

      三、綜合防治對策

      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防暑降溫,搞好環境衛生,定期對環境、用具消毒。其次要注意消滅吸血昆蟲,除用藥物驅殺外,可在豬舍安裝紗網,能有效地防止蚊、蠅、蠓的叮咬,減少疫病的發生和傳播。第三,豬發病后,應及時查明原因,盡早治療,對病死豬要深埋或焚燒處理。

    該貼已經同步到 萬方動保的微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九龙县| 皋兰县| 沂南县| 米脂县| 松桃| 惠州市| 金湖县| 白河县| 邵阳县| 涟源市| 台江县| 罗甸县| 保靖县| 图们市| 铅山县| 微博| 余庆县| 青田县| 利川市| 高淳县| 昌乐县| 文登市| 汕头市| 娄烦县| 虞城县| 巧家县| 汶川县| 丰城市| 蚌埠市| 桓仁| 陇西县| 南召县| 台山市| 清涧县| 鲁甸县| 辽阳市| 东海县| 右玉县| 铅山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