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育肥豬的豬丹毒流行與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萬方動保
時間:
2016-7-5 15:59
標題:
育肥豬的豬丹毒流行與防治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病程多為急性敗血型或亞急性的疹塊型。轉為慢性的多為關節炎型和心內膜炎型。該病為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手部的皮膚出疹,稱為類丹毒。豬丹毒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對養豬業危害很大。
1.病原:紅斑丹毒絲菌,又稱豬丹毒桿菌,是一種纖細的小桿菌,不運動,不產生芽孢,無莢膜。革蘭氏染色陽性。本菌為微嗜氧菌,在普通培養基上能生長,菌落有光滑(S)型、粗糙(R)型和中間(I)型三種,三者可以發生互變。光滑型,毒力強;粗糙型,毒力低;中間型菌落為金黃色,其毒力介于光滑型和粗糙型之間。本菌明膠穿刺培養,里試管刷狀生長。本菌含內毒素,產生透明質酸酶和神經氨酸酶,分別引起動物發熱和休克、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敗血癥的發生。本菌對鹽腌、煙熏、干燥、腐敗和日光等自然因素的抵抗力較強。
2.流行病學:主要發生于豬,其他家畜如牛、羊、狗、馬、禽類和人也可以感染本病。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健康豬的淋巴組織中可能帶菌。病豬、帶菌豬和其他帶菌動物排出菌體污染環境,經消化道傳染給易感豬。本病也可以通過損傷皮膚和吸血昆蟲傳播。屠宰場、加工廠的廢料、廢水,食堂的殘羹,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喂豬常常引起發病。
豬丹毒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常為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傳染,有時也發生暴發性流行。本病主要發生于架子豬,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易感性降低。
3.防治:定期預防接種是防制本病最有效的辦法。目前國內常用弱毒疫苗GT(10)及GC42,滅活苗有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菌苗,免疫期均為6個月。GC42可用于注射或口服。聯苗有豬瘟一豬丹毒二聯弱毒苗及豬瘟一豬丹毒一豬肺疫三聯弱毒苗。仔豬免疫于斷奶后進行,以后每隔6個月免疫一次。
對發病豬群進行隔離治療。豬場要認真消毒。燒毀或堆積發酵糞便和墊草。深埋病豬尸體和內臟器官。
豬丹毒桿菌對青霉素高度敏感,對金霉素、土霉素、四環素也相當敏感。對敗血型病豬,用青霉素按每千克體重10000單位靜脈注射,同時肌注常規量青霉素。以后按抗生素常規療法,直到病豬體溫下降至正常,食欲恢復并維24小時以上。不能過早停藥,防止復發或轉為慢性。
該貼已經同步到
萬方動保的微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
永善县
|
江永县
|
丰台区
|
永州市
|
河曲县
|
固原市
|
虹口区
|
和平区
|
汕头市
|
张掖市
|
柞水县
|
蒲城县
|
尼玛县
|
白银市
|
六枝特区
|
靖州
|
博客
|
唐河县
|
鸡西市
|
玉林市
|
浑源县
|
贵定县
|
天气
|
南京市
|
闻喜县
|
巴南区
|
柳河县
|
永嘉县
|
东辽县
|
泰和县
|
长丰县
|
宝鸡市
|
昌都县
|
正蓝旗
|
潮安县
|
夏津县
|
荥经县
|
苗栗市
|
临高县
|
新竹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