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使用霉玉米喂豬使豬中毒的防治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伊美瑞斯蒙脫石
時間:
2016-5-6 14:59
標題:
使用霉玉米喂豬使豬中毒的防治措施
一、發病原因
玉米在陰雨連綿季節和陰暗潮濕環境中收獲、加工、保存及處理不當,被自然界黃曲霉等霉菌污染,在適宜條件下會產生黃曲霉毒素。豬只常因采食了多量含黃曲霉毒素的發霉玉米或霉玉米的配合飼料而發病。
二、臨床癥狀
豬常在采食了發霉飼料后3~15天出現病狀。急性病豬精神沉郁,采食減少或不采食,口渴喜飲,體溫正常,可視黏膜黃染或蒼白。病豬全身無力,臥地不起,驅趕走路后軀搖晃,四肢無力,步態蹣跚。糞便先干燥后拉稀,直腸出血,重者糞便帶血或血痢?;疾∝i耳、腹下及四肢內側皮膚常有紫紅色出血斑,有的豬全身發黃,仔豬一般發病兩天內死亡,嚴重者在運動中死亡。
慢性病豬精神萎頓,喜吃稀食或生青飼料。有的豬啃食瓦礫、泥土等?;疾∝i離群呆立,頭下垂,極度消瘦和黃染,拱背,腹部卷曲,可視黏膜蒼白,眼、鼻周圍皮膚呈紫藍色,貧血,糞便時干時稀,重者排血樣稀便,尿黃或茶色混濁,亦呈現沖跳、興奮、狂躁不安,后期出現間歇性抽搐、角弓反張等神經癥狀,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三、病理變化
病死豬消瘦、全身黃染、貧血,全身肌肉、黏膜、皮下均有出血點和出血斑,尤其是耳、腹下、四肢內側較為常見,胸腹腔漿膜表面常有瘀血斑點,心外膜和心內膜常有明顯出血點,肝臟呈黃褐色或土黃色、腫大,有小出血點、壞死、質脆,膽囊腫大或萎縮,膽汁濃稠、呈油狀,脾臟有時可出現出血性梗死,腎臟彌漫性出血或腫大,胃腸道常有出血性炎癥,全身淋巴結充血、水腫,腦實質和腦膜血管擴張、充血,有輕度水腫。慢性中毒肝臟變硬,黃色脂肪變性,膽囊縮小,膽汁少且濃稠,嚴重黃疸,胸腹腔有黃紅色或黃色積液,腎臟蒼白腫脹,肩下、腿前肌肉可見瘀血及斑狀出血。
四、診斷方法
本病與其他霉變飼料中毒不易區別,若發現可疑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必須調查病史并對現場投喂的飼料、玉米進行檢查,了解發霉情況,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應無菌操作采集可疑玉米或飼料及病死豬肝組織,送縣級以上動物疫病監測診斷中心進行以下程序檢驗。
飼料直觀 可作為黃曲霉毒素預測法。取有代表性的可疑飼料樣品(玉米)2~3公斤,分批盛于盤內,分攤成薄層直接放在365納米波長的紫外線燈下觀察熒光。如果被檢樣品存在黃曲霉G族毒素則發出亮黃綠色熒光,若含黃曲霉B族毒素,則可見到藍紫色熒光。若看不到熒光,可將飼料顆粒搗碎再觀察,見到熒光為陽性,無熒光出現為陰性。
化學分析 先把可疑飼料中黃曲霉毒素提取和凈化,然后用薄層層析法與已知標準黃曲霉素相對照,以確認所測的黃曲毒素性質和數量。
壓片鏡檢 取發霉玉米放入滅菌試管中,加無菌水搖振數次,從試管中取1~2滴振蕩液置載玻片上,加蓋玻片而制成壓滴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黃曲霉的黃色孢子和菌絲。
分離培養 將采集的可疑病死豬的肝組織接種沙保勞氏葡萄糖培養基,在27~37℃培養箱內培養10~14天,長出直徑為3~7厘米,初似黃色粉末,繼而密集隆起,呈黃綠色、久為棕綠色,表面平坦、有放射狀溝紋,背面無色或帶褐色的菌落。分離出菌株,進行純培養,涂片經乳酸酚棉藍染色鏡檢可見到頂囊呈球形或梨形、表面粗糙的分生孢子,可作出診斷。
動物試驗 取可疑飼料200克粉碎,用乙醚浸24~48小時,過濾,濾液蒸去乙醚,取10只小白鼠,將濾液以每只鼠0.5~1毫升注射小白鼠5只,另5只小白鼠等量純脂肪對照。如有黃曲霉毒素存在,1~2天小白鼠則出現明顯臨床癥狀,有1/3以上死亡,而對照組小白鼠則無任何變化。同時還可取病死鼠肝組織固定,做組織學病理檢查。
五、綜合防治
目前本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預防中毒的根本措施是不喂發霉飼料,定期搞好玉米中黃曲霉毒素監測,及時淘汰處理超標飼料,做好防霉去毒工作。
防霉措施 玉米收獲要選擇晴天,防遭雨淋和潮濕,保證適當干燥(玉米水份2.5%),貯藏、加工中要保證干燥通風,豬飼料中添加0.2%富馬酸二甲脂防霉劑,防止加工、貯藏過程中霉變,已被污染黃曲霉毒素的豬舍、飼料倉庫等環境可用過氧乙酸(每立方米用5%溶液2.5毫升)噴霧消毒。
去毒措施 “水洗法”處理:將霉玉米粉碎拌入2%石灰水中浸泡,靜置沉淀,每天換清水3次,直至浸泡水無色,取浸泡玉米按50%摻入飼料中喂豬;生物學解毒法:即利用微生物(如無根根霉、米根霉、橙色黃桿菌等)的生物轉化作用,可使黃曲霉毒素轉變成毒性低的物質;氨氣處理法:在18公斤氨壓72~82℃時,飼料中黃曲霉毒素98%~100%被除去,并且使日糧中含氮量增高,也不破壞賴氨酸。豬飼喂此日糧安全又增加營養,其動物組織中也未測出殘留有害物質。
治療方法 立即停喂霉玉米或發霉飼料,采取瀉下排毒,保肝解毒、強心補液、利尿、補充能量及對癥治療等綜合防治措施。
在飼料中添加伊美瑞斯蒙脫石能有效吸附飼料中的霉菌毒素,而且還能提高豬的免疫能力,保護消化道黏膜,促進豬健康成長。
六、小結體會
1.根據豬霉玉米中毒的不同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應用上述治療方案,靈活掌握。在實際治療中要針對臨床病理變化,擬定治療方案,立即實施。急性中毒病例應盡快采用導瀉排毒,以保肝解毒為主,使毒素盡快排出和解毒;慢性中毒病例應以保肝解毒、補充能量為主,防止病豬衰竭;霉玉米中毒與其它病混合或繼發感染應配合抗生素治療。不論是哪種中毒,配合強心、利尿、鎮靜等對癥治療,可收到滿意效果。
2.豬霉玉米中毒是黃曲霉毒素是以損傷豬肝臟為特征的急性中毒病,它具有發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的特點。如果不及時診斷治療,控制病情,會引起生豬大批死亡。在診斷治療上應采取盡早診斷,弄清病情,立即停喂發霉玉米或配合飼料,盡快制定救治方案,盡早搶救,提高生豬治愈率,減少生豬發病死亡和養豬經濟損失。
3.搞好豬霉玉米中毒診治的同時,要加強預防措施。認真抓好生豬飼養管理,強化玉米及配合飼料的加工、貯藏管理,搞好霉玉米及霉飼料的防霉去毒工作,禁止霉玉米養豬。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
宽城
|
苗栗县
|
调兵山市
|
策勒县
|
新绛县
|
凤凰县
|
根河市
|
阆中市
|
东城区
|
基隆市
|
济阳县
|
汝南县
|
沛县
|
奉新县
|
定日县
|
炎陵县
|
肇源县
|
社会
|
吕梁市
|
玉溪市
|
德化县
|
林口县
|
高唐县
|
洞头县
|
通江县
|
宜丰县
|
灵宝市
|
南汇区
|
铜川市
|
灌阳县
|
玉门市
|
华蓥市
|
遂昌县
|
榆社县
|
贵南县
|
温泉县
|
安化县
|
赣州市
|
博爱县
|
南召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