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犢牛三類腹瀉的診斷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伊美瑞斯蒙脫石    時間: 2016-4-18 13:57
    標題: 犢牛三類腹瀉的診斷要點
    犢牛腹瀉是由多種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種臨床病癥。其基本臨床特征為腹瀉、脫水及酸中毒。按不同的致病因素,犢牛腹瀉可分為消化不良性腹瀉、細菌性腹瀉和病毒性腹瀉三大類。
        這三類犢牛腹瀉癥的診斷要點:根據臨床特征和實驗室檢驗可確診。
        1、消化不良性腹瀉。因飼養管理不當或外界環境的突然變化所引起。患犢表現食欲不佳或廢絕,腹瀉,嚴重者表現全身癥狀,如脫水和酸中毒。常見于1月齡以內的犢牛。患犢若排灰白色粥樣或水樣糞便,內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塊,酸腥臭,體溫正常,全身狀態良好。多為單純性消化不良性腹瀉。若患犢腸道內感染病原菌,排出墨綠色或黃白色惡臭稀糞,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全身狀態逐漸惡化,則為中毒性消化不良性腹瀉。
        2、細菌性腹瀉。由于致病菌在患犢消化道內異常增殖和其產生的腸毒素、內毒素的多種作用,破壞了消化系統的消化、吸收和防御機能,并使腸薪膜細胞液及電解質異常通透,形成腹瀉。其內毒素可引起內臟淤血或出血,引起敗血癥。這類腹瀉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犢牛大腸桿菌病(犢牛白痢),另一種是犢牛沙門氏菌病(犢注副傷寒)。犢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O78感染所引起的。常見于3日齡以內的新生幼犢。患犢表現急性胃腸炎變化,有腸炎型和敗血型兩種,常伴有體溫升高(達40℃以上)現象,脫水、酸中毒和敗血癥,身體狀況惡化,病程短,易死亡。犢牛副傷寒是由鼠傷寒沙門氏菌和都柏林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常見于出生后10~40日齡的新生幼犢。患犢表現腹瀉并伴有肺炎和關節炎,有急性敗血癥型和慢性型兩種。急性敗血癥型患犢體溫高達40℃以上,常并發肺炎。
        3、病毒性腹瀉。由病毒感染犢牛腸道,破壞小腸管的吸收機能導致腹瀉并引起全身癥狀。常見于1~10月齡的犢牛,多呈散發。這類腹瀉有犢牛輪狀病毒性腹瀉、新生犢牛冠狀病毒性腹瀉。患犢表現精神萎頓,體溫正常或略高,厭食、腹瀉、脫水,糞便呈水樣,褐色、灰色或含有新鮮血液。確診需分離病毒,并經電子顯微鏡觀察定性。

       犢牛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并且市場發生。為預防腹瀉,可在母牛的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伊美瑞斯蒙脫石。可有效預防母牛和犢牛腹瀉,保證犢牛健康成長。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杭锦后旗| 隆林| 富川| 皋兰县| 天门市| 祁阳县| 香河县| 修水县| 遂溪县| 大英县| 中方县| 巨鹿县| 梓潼县| 凭祥市| 沾益县| 潮安县| 醴陵市| 普陀区| 青铜峡市| 昭平县| 关岭| 台北县| 阿鲁科尔沁旗| 远安县| 会东县| 汕尾市| 建始县| 湛江市| 湘乡市| 白玉县| 江口县| 江源县| 大关县| 定远县| 临澧县| 铁岭市| 芜湖市| 湛江市| 郧西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