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產蛋期如何做好4項關注 [打印本頁]

    作者: 久旺張凱華    時間: 2016-3-9 08:21
    標題: 產蛋期如何做好4項關注
    產蛋期(5%產蛋-淘汰),包括高峰前期(19-28W)、高峰期(29-55W)、高峰后期(56-72W)三個階段。為了保證后備雞生產性能的發揮,需做好四項關注:采食量、飲水量、蛋重、產蛋率。
    一.采食量
    影響采食量的因素是眾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營養水平、溫度、日齡、品種、疾病因素等等。
    1.營養水平。雞因能而食,飼料能量水平越高,采食量越低。
    2溫度。蛋雞除了產蛋需要之外,還有體增重需要和維持需要。冬季氣溫低,蛋雞為了維持體溫,需要攝入更多的飼料來分解物質產生熱量;夏季蛋雞受熱應激影響不愿采食,溫度越高,雞只采食量越低。
    3日齡。不同的日齡,蛋雞的三種需求不同,采食量不同。一般來說,相同的日齡,產蛋率越高、體重越大,采食量越高。
    4.品種。不同的品種由于其品種的標準體重和蛋重不同,采食量有所不同。羅曼的體重較海蘭大,采食量略高于海蘭;京紅比京粉系列標準體重略大,采食量京紅大些。
    5.疾病因素。病毒病一般伴有高燒,發病初期采食量會出現輕微降低,隨著病情的嚴重,采食量會越來越低,甚至不再采食。
    二.飲水量
          影響雞只飲水量的因素主要有:產蛋率、溫度、疾病因素、營養因素
    1.產蛋率。通常在相同舍溫下,隨著日產蛋率的升高,飲水量也隨著增加。產蛋率由10%增加到90%,飲水量約增加50%。
    2.雞舍溫度。雞舍溫度不僅影響雞的采食量,對其飲水量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高溫環境下,飲水量增加較多。
    3.疾病因素。病毒病發病早期,因體溫升高,雞只飲水量猛增;后期雞只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采食,飲水量減少甚至不在飲水。
    4.營養因素。若飼料中鹽分過高,雞只飲水量會有所增加。
    三.蛋重
          1.品種。根據近10年間統計5個褐殼、4個白殼蛋雞系的平均蛋重發現:褐殼平均蛋重63.5g,依莎褐蛋重最大(65.5g);白殼蛋平均蛋重61.9g,雪佛白為62.8g位列第一。褐殼蛋雞的平均蛋重高于白殼蛋雞。
          2.產蛋周齡。一般來說,隨著產蛋周齡的增加,蛋重亦相應增加。
    3.開產體重。體重和產蛋率呈負相關,與蛋重呈正相關。對早期蛋重影響最大的是蛋雞轉入產蛋雞舍時的體重,17周齡時的體重對第一枚蛋的重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4.環境因素。環境溫度的高低, 除影響蛋雞的產蛋率外,對于蛋重影響更明顯。提高雞舍溫度,可降低蛋重;降低雞舍溫度,可提高蛋重。
    5.營養因素。雞蛋含水分為65%左右,每生產一個雞蛋,需要340mL水,飲水量的微小變化,對雞蛋的重量將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產蛋高峰及環境溫度較高時, 更不能缺水或斷水。當蛋雞飲水不足時,能同時引起產蛋數量和蛋重的下降,斷水應激需要很長的恢復期。產蛋母雞的飼料采食量因日糧能量含量而異。飼料采食量低,能量攝入量不足,均可能導致產蛋量下降。在不提高蛋白質含量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日糧中能量濃度,產蛋量及蛋重都能得到改善。
    6.采食量。正常情況下, 提高采食量,能提高蛋重。因此,提醒養殖戶做好蛋雞的衛生防疫及防暑降溫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夏季應在飼料中添加0 . 0 2%~ 0 . 0 3%維生素C 和0.1%~0.3%小蘇打,用來降低熱應激和保持蛋雞正常的代謝和機體電解質的平衡,維持正常的采食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外圍環境對蛋重的影響。
    由此可見,影響蛋雞蛋重的因素主要有品種、產蛋周齡、開產體重、環境因素、營養因素及采食量等等。
    四.產蛋率
         1.營養因素
        (1)蛋在形成的過程中必須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同時保證氨基酸的合理供給和平衡,才能滿足蛋雞產蛋期的需要,維持較高的產蛋量。如果飼糧蛋白質、氨基酸長期缺乏,導致產蛋量下降,嚴重缺乏時則產蛋停止
        (2)蛋雞日糧能量不足,開始會導致蛋變小,長期導致產蛋量下降,饑餓會造成停產;能量過多時,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變為脂肪貯存在機體各個部位,引起蛋雞輸卵管壁脂肪沉積,影響蛋的形成,導致產蛋率下降。
        (3)日糧中適宜的維生素、礦物質水平,可很好的滿足蛋雞的營養需要,維持其較高的生產性能。若維生素或礦物質缺乏,常會導致蛋的形成受阻,產蛋量下降。
        2.疾病因素
        不同的疾病對產蛋率的影響幅度有所不同,因此產蛋率下降的幅度可以作為判斷疾病的一項參考數據。一般來說,細菌病造成的產蛋率下降幅度較小,一般在5%以下,病毒病造成的產蛋率在5%到50%不等。

       3.飼養管理因素。
         (1)飼喂時間、次數、方式不固定。農忙時間閑暇時間抽空思維,導致蛋雞搶食、揀食、采食不足或剩料過多等情況發生,從而影響正常采食,導致產蛋量下降。
         (2)飼養人員責任心不強,管理粗放。一是喂料不均、給料不及時,蛋雞時饑時飽;二是飲水不足,當水壓低時,供不上水,特別在夏天,缺水對雞的危害尤為嚴重;三是不定時觀察雞群,不及時淘汰挑出病、殘、弱雞,造成飼料浪費和雞群均勻度差。
         (3)臨時斷電造成蛋雞生理機能紊亂,導致產蛋量下降。
    (4)雞舍通風不良,室內溫度忽高忽低。一是由于通風設施差,設計不合理,易使氨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蓄積。二是夏天濕度大,溫度高,使蛋雞中暑。三是天氣突變,未及時關好門窗,而影響了蛋雞的產蛋量。
    (5)疫苗免疫產生的應激造成產蛋率下降。
    做好每日四項關注----采食量、飲水量、蛋重、產蛋率,我們便可以進行兩項對比---橫向對比與縱向對比。通過橫向對比(將品種的標準攝入量、標準生產數據與實際攝入量、實際生產數據相對比),我們便可以發現雞只的生長性能、生產性能是否已經發揮出來;通過縱向對比(將品種的今日實際攝入量、實際生產數據與實際攝入量、實際生產數據相對比),我們變可以發現雞只是否存在異常。由此可見,通過兩項對比,我們能夠發現雞群是否存在問題,進而指導我們生產。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琼结县| 弥渡县| 邳州市| 金寨县| 柏乡县| 镇远县| 枝江市| 深水埗区| 通海县| 伊宁市| 西安市| 独山县| 临朐县| 蒲城县| 融水| 徐闻县| 宁安市| 忻城县| 巴林右旗| 柘城县| 加查县| 泽州县| 宁明县| 霍城县| 岳普湖县| 望奎县| 武鸣县| 华蓥市| 楚雄市| 乐昌市| 清丰县| 鹿泉市| 正安县| 洞头县| 弥渡县| 沭阳县| 长汀县| 南部县| 井研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