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肉羊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
[打印本頁]
作者:
赤樂川牛羊飼料
時間:
2016-2-12 22:12
標題:
肉羊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
(, 下載次數: 2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炭疽病
1、病原
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烈性傳染病。病羊是主要傳染源。病菌主要從傷口、消化道、呼吸道侵入。多發在雨量較多的季節。
2、癥狀
潛伏期2~7天,發病急,病程短。病羊體溫升高(41℃以上),病勢兇猛,突然倒地,呼吸困難,粘膜呈紫色,全身痙攣,瞳孔散大,口、鼻、肛門、陰戶等天然孔流出帶氣泡醬油樣的血液,不凝固,數分鐘死亡,且尸僵不全。
3、防治
病死尸體嚴禁解剖,更不準剝皮吃肉,尸體要深埋,被污染的地面土應鏟除與尸體一起埋掉。在發生過炭疽的地區要每年進行一次Ⅱ號炭疽芽胞疫苗預防注射。
羊痘
1、病原
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
2、癥狀
體溫升高至41~42℃,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先從嘴唇開始出現病癥,后鼻、臉、四肢內側、乳房等毛短或無毛處呈現紅斑,相繼成為丘疹,高于皮膚表面。2~3天后變成水泡,中央凹陷呈臍狀。隨之變為膿瘡。如無感染,幾日后膿瘡變為褐色痂塊。有的癥狀不典型,常發展到丘疹期而終止。
3、防治
發現病羊應及時隔離,并對污染的羊舍、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對皮膚上的痘瘡,可用龍膽紫藥水處理,粘膜上的痘疹用0.1%高錳酸鉀、碘甘油等處理。如繼發感染可用抗菌素藥物治療。對常發區及受威脅區羊群,定期注射羊痘弱毒疫苗。
布氏桿菌病
1、病原
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傳染病。
2、癥狀
母羊在妊娠末期流產,嚴重時可達40%~70%;公羊表現為睪丸、關節腫脹和不育。
3、預防
一旦感染本病則無治療價值,應馬上淘汰。對羊群每年進行定期檢疫,定期進行布氏桿菌疫苗接種。新買進的羊要檢疫,隔離觀察半個月,無病后方可入群。
破傷風
1、病原
由破傷風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創傷性人畜共患的中毒性傳染病,又稱鎖口風、臍帶風。
2、癥狀
主要通過傷口感染。在傷口小而深,創內發生壞死或傷口被泥土、糞便、痂皮封蓋,創內缺氧時,病原體在創內生長發育產生毒素,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而發病。常見于去勢、斷臍、分娩及外傷等處理不當感染發病。病羊精神呆滯,起臥困難,四肢逐漸僵直,全身肌肉僵硬,頭頸伸直,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流涎吐沫。多因窒息死亡。
3、預防
(1)預防注射:破傷風類毒素是預防本病的有效生物制劑。羔羊的預防,則以母羊妊娠后期注射破傷風類毒素較為適宜。
(2)創傷處理:對感染創傷進行有效的防腐消毒處理:徹底排除膿汁、異物、壞死組織及痂皮等,并用消毒藥物(3%過氧氫、2%高錳酸鉀或5—10%碘酊)消毒創面,并結合青鏈霉素,在創傷周圍注射,以清除破傷風毒素來源。
(3)注射抗破傷風血清:早期應用抗破傷風血清(破傷風抗毒素)??梢淮斡米懔浚?0—80萬單位),也可將總用量分3次注射,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均可;也可一半靜脈注射。抗破傷風血清在體內可保留2周。(更多微信,關注赤樂川:clcfeed)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
马公市
|
白城市
|
富锦市
|
瑞丽市
|
托克托县
|
嘉义县
|
五家渠市
|
深州市
|
当雄县
|
城固县
|
桑日县
|
信宜市
|
绥棱县
|
前郭尔
|
新蔡县
|
宝鸡市
|
长阳
|
建平县
|
太原市
|
西峡县
|
鹤峰县
|
沾益县
|
永顺县
|
黄冈市
|
灯塔市
|
响水县
|
泗阳县
|
翼城县
|
昌都县
|
吉木萨尔县
|
高邑县
|
福贡县
|
岫岩
|
遂溪县
|
陆川县
|
行唐县
|
兰西县
|
临猗县
|
安新县
|
洛浦县
|